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源山

清源山

又名泉山。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02泉州: “泉山在州北五里,因此为名。” 《方舆胜览》 卷12泉州: 泉山,“郡之主山,又名北山。在州北五里,周环四十里,横跨十余里,高数千仞。……山有石乳泉,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,其源流衍下达于江,以泉名山及州,以清源名郡,岂亦本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泉州府》:清源山 “旧名泉山,一名北山,又以高顶常云,名齐云山。” 唐宋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,即由此而得名。


又称北山、三台山。在福建省泉州市北郊。曾名泉山,因山上有孔泉(别称虎乳泉)源源不绝得名。泉州地名由山而来。为戴云山余脉,最高峰海拔498米。由花岗岩构成,经长期风化侵蚀,形成多种地貌景观。文物古迹丰富。左峰瑞像岩、碧霄岩,右峰老君岩、弥陀岩、千手岩等均有宋、元巨型石刻摩崖造像,以老君岩老君造像最著。中峰顶端有清源洞、虎乳泉和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题刻的炼胆石。素称“闽海蓬莱第一山”,和灵山、九日山等景点组成清源山风景名胜区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眴卷县

    西汉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在今宁夏中宁县南古城乡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河水又东北径眴卷县故城西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宁县东北黄河东岸,属安定郡。东汉废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眴卷县:

  • 双杨店

    又作双阳堡或双羊堡。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双羊镇。清杨宾《柳边纪略》卷2:松山“十八里至小凌河,十里至双阳店,二十里至大凌河”。

  • 古城岩

   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西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66靖州:古城岩“洞穴深广可六七里,土人岁以正月朔旦游焉”。

  • 兴宁江

   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兴宁河。为梅江支流。《元和志》卷34兴宁县:兴宁江“南去县一百八十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91循州:兴宁水“在兴宁县东南三十七里。自本县石马村叠岫流下,丹阳水口合宁昌溪,流入梅潮州”。

  • 虎北馆

    一作虎北口馆、古北馆。辽置,在今北京密云县东北古北口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晋开运二年(945),“契丹主还至虎北口”。胡三省注: “宋人 《使辽行程记》 云: 自檀州北行八十里,又八十里至虎北口馆。”

  • 龙标山

    ①在今湖南黔阳县西南黔城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0龙标县:“因龙标山为名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81黔阳县“金龙山”条下:“又龙标山,《志》云:在县治(今黔城镇)东城内。沅、黔二水会流经其下。”②在今贵州锦屏县南

  • 细川

    即今甘肃泾川、灵台一带平川之地。《魏书·尒朱天光传》: 北魏建明元年 (530) 万俟醜奴 “谓以为实,分遣诸军散营农稼,在岐州之百里径 (细) 川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武德元年 (618),泾州镇将

  • 达摩洞

    在今河南登封市西北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上。清同治《河南通志》卷7:“即达摩面壁九年处。面壁石见存。”

  • 清平驿

    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改翁驿置, 属平越卫。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一里。

  • 伽溪

    在今浙江临安县西。为昌化溪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昌化县:伽溪“在县(今昌化镇)南二十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一》:伽溪“源出县西南峡川,东流入柳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