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泉堡
明景泰四年 (1453) 置,属开平卫。在今河北赤城县北青泉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: 清泉堡 “有清泉涌出,绕堡东,因名。……地虽孤悬,四塞颇险,正北至栅口不过三里”。
明景泰四年(1453年)筑,在今河北省赤城县东北、独石城边外。因境有清泉从山下涌出,绕堡东流,故名。久省。
明景泰四年 (1453) 置,属开平卫。在今河北赤城县北青泉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8万全都司开平卫: 清泉堡 “有清泉涌出,绕堡东,因名。……地虽孤悬,四塞颇险,正北至栅口不过三里”。
明景泰四年(1453年)筑,在今河北省赤城县东北、独石城边外。因境有清泉从山下涌出,绕堡东流,故名。久省。
①秦置,为邯郸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张晏曰:“邯郸山在东城下。单,尽也。城郭从邑,故加邑云。”西汉为赵国治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。隋开皇十六年(598)复置,
即今黑龙江省同江市。民国魏声龢 《吉林地志》: “拉哈苏苏,黑斤 (即赫哲) 语,老屋之谓。”
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天全六番招讨司:“南有和水、一名始阳河,亦名多功河,流入雅州青衣江。”
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为渭南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名渭南县。
①北齐改角城县置,为淮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市西南古淮水与泗水交会处。北周改为临清县。②隋开皇十六年(596)置,属耿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吉县西北四十五里古贤村。后属汾州。大业初属文城郡。唐武德元年(6
在今河北霸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霸县: 高桥淀在 “州东七十里。周回三十里,其西有栲栲圈,众流所聚也。《志》 曰: 州川原平衍,厥壤卑下,西北诸山之水多汇于州境,然后东流出丁字沽注白河,以入于海
①在今上海市宝山县西北盛桥镇北。南宋置盐场于此。明为黄姚港。②即今广西昭平县东北一百五十里黄姚镇。明嘉靖间开拓。素有 “小桂林” 之称。建有文明阁、魁星楼、步云亭、古戏台等亭台楼阁; 有宝珠观、兴宁庙
北宋真宗赵恒的陵墓。在今河南巩义市西南芝田镇东南、蔡庄村北岭上。
西汉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五十八里古城寨。西晋属南阳国。南朝宋属南阳郡。后为西汝南、北义阳二郡治。北魏属南阳郡。孝昌中为舞阴郡治。隋开皇初改为显冈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泌阳县西北
古国名。在今印度尼西亚勿里洞岛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 “麻叶瓮,在西南海中。永乐三年十月遣使赍玺书赐物,招谕其国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