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永陵

清永陵

原名兴京陵,又称永陵。在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永陵镇西北启运山南麓。为清朝关外盛京三陵(其余两陵为福陵和昭陵)之一。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(1598年),清顺治十六年(1659年)改称永陵。占地1.19万平方米,前临苏子河,背靠启运山,有“郁葱王气钟烟霭”之势。陵内葬有清太祖努尔哈赤的远祖孟特穆、曾祖福满、祖父觉昌安、父塔克世等清皇室祖先。整个陵区由前院、方城、宝城三部分组成,四周围以缭墙。前院正中为正红门,院内横列清代列祖“肇、兴、景、显”四帝的碑亭。碑亭东西两侧原有祝版房、齐班房、茶膳房、涤器房等建筑。前院碑亭之北为缭墙围砌的方城,方城正门称启运门,东西有照壁相对。入中为主体建筑启运殿,东西设有配殿。宝城位于启运殿之后,坟墓东西环列。墓旁原有枯榆,俗称“神树”,清乾隆帝曾撰《神树赋碑》,竖立其侧,现已移至西配殿内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清 永 陵


猜你喜欢

  • 纯留

    亦称屯留。本为赤狄留吁国,晋景公七年(前593)灭之,更名纯留。在今山西屯留县南十二里古城村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晋人“执孙蒯于纯留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故留吁国,晋灭之为邑,又作屯留。在今山西省屯留县

  • 鲁古尘

    察合台汗国属地。在今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镇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鲁古尘。

  • 道院镇

    即今上海市奉贤县南十里道院。元时建有上真道院,故名。

  • 高庙子

    即今内蒙古兴和县东南高庙子乡。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于此置丰川卫,乾隆十五年 (1750)废。三十三年 (1768) 设守备防守。集镇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城东南。高庙子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1

  • 平秦郡

    北魏太延二年(436)置,属岐州。治所在雍县(今陕西凤翔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凤翔、麟游、宝鸡、扶风等市县交界之地。西魏改名岐山郡。北魏太延二年(436年)置,治雍县(今陕西凤翔县东南义坞堡)。属岐

  • 兴晋县

    西晋太康元年(280)改平阳县置,属魏兴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。西魏废。古县名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改平阳县置,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。属魏兴郡。三年为魏兴郡治。西魏废。

  • 和山镇

    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六十六里岷江东岸两河口。《元和志》 卷32: 翼州 “隋大业三年省州,改置和山镇”。

  • 火井坝

    即今四川邛崃市西南六十里火井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后移巡司于今市南二十里处。

  • 水会千户所

   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琼州府琼山县:“西南有水蕉村,万历二十八年置水会守御千户所于此。”

  • 臧村滩

    亦名西滩。在今陕西富平县西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 西安府一》 “卤薄滩” 条下: 臧村滩“岁旱时,其上亦可煮盐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