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混同江

混同江

古今所指不一。①指今吉、黑二省之松花江。《辽史· 圣宗纪》: 太平四年 (1024),“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”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生女直地有混同江、长白山,混同江亦号黑龙江。”

②指今黑龙江省东部之牡丹江。《明 一统志》 卷25辽东都司: 混同江 “源出长白山,北流经五国城,又北合松花江,东注于海”。

③指今黑龙江省之黑龙江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116: 松花江“合混同江东流入海”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1: 混同江在 “ (开原) 城北一千五百里。源出北山,南流合松花江入海”。

④民国通行地志以松花江会黑龙江以下为混同江。


黑龙江汇合松花江后到乌苏里江口一段的别称。因松花江含沙较多,水色淡黄,注入黑龙江后,水色北黑南黄,经久始混,故名。《金史·世纪》:穆宗九年,“军次混同水,萧海里再使人来,复执之”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会宁县(治今黑龙江阿城市南白城)有混同江,即此。中国古代对混同江的说法不一,辽指今吉林省松花江上游及吉林、黑龙江两省的松花江。金指今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。元指今松花江。明沿用。清黑龙江下游又名混同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当州

    ①唐贞观二十一年(647)置,治所在通轨县(今四川黑水县境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当州:“以土出当归为名。”仪凤二年(677)移治逢臼桥(今四川黑水县东)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江源郡。乾元元年(75

  • 从噶克长官司

    亦名松冈长官司。清乾隆十八年(1753)置,属杂谷直隶厅。治所在今四川马尔康县西松冈乡。后废。

  • 直步湖

    在今湖北洪湖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沔阳州: 直步湖 “在州东南四十里。其湖受柳口、大马河及螺子滨、渣泽、李二湖等水入阳明湖”。

  • 灵寿溪

    在今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南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4融州:灵寿溪,“《图经》云:老君以丹投水中,使饮此水者咸得延寿。溪流数里,入一洞落名灵寿,民皆高年,有见三甲子者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融县:灵寿溪“

  • 滁口山

    在今江苏六合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0江宁府六合县: 滁口山 “在县南十八里。山下临滁河,其相对者曰城子山”。

  • 桑巴尔土司

    一作南称桑巴尔土司。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扎曲南。清末并入囊谦土司。

  • 朱㰘墓

    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、新安县东磁涧乡老井村东北一里邙山之巅。明伊励王朱㰘,洪武二十一年(1388)生,永乐十二年(1414)薨葬魏山。墓冢尚存。此墓解放前被盗,今盗洞犹存。墓道终端横砌石条

  • 中路右末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右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呼亚格特南,依德尔河北岸。

  • 吉慈尼国

    指以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加兹尼为首都之伽色尼朝(962—1186)而言。南宋赵汝适《诸蕃志》卷上:“吉慈尼国, 自麻罗拔国约一百二十程可到。”

  • 自在州

    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初在三万卫城(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)。永乐后徙治辽阳城内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清废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治今辽宁省开原市东北老城,后移治今辽阳市老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