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溪关
①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南七十里,接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大田军民千户所: 深溪关在 “所南百五十里。当酉阳路口”。
②俗呼贺关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置,属达州。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庙坡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达州: “东北有深溪关。” 民国 《万源县志》 卷2: 深溪关“在治北一百二十里庙坡场。南去十里即深硐子,旧有石卡,今圯”。
③清置,属黔江县。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邻鄂乡东,与湖北咸丰县接界处。
①在今湖北咸丰县西南七十里,接四川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大田军民千户所: 深溪关在 “所南百五十里。当酉阳路口”。
②俗呼贺关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置,属达州。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北庙坡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达州: “东北有深溪关。” 民国 《万源县志》 卷2: 深溪关“在治北一百二十里庙坡场。南去十里即深硐子,旧有石卡,今圯”。
③清置,属黔江县。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邻鄂乡东,与湖北咸丰县接界处。
金改窟谷寨置,属宁化县。在今山西宁武县西南一百零五里旧堡村附近。
①西晋太康三年 (282) 省建安典船校尉置,为晋安郡治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南朝梁废。②隋开皇九年 (589) 以侯官县改名,为泉州治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十二年 (592) 改名闽县。
即鼋头山。今江苏吴县市太湖中,洞庭西山东支。南宋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 卷15: “鼋头山,一名鼋山,在洞庭西山之东麓,有石闯出如鼋首,相传以名。”即“鼋头山”。
即今安徽西北部颍水支流茨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颍州: 刺河 “自唐邑东至州北,入颍河”。
即同官峡。在今广东阳山县南。唐韩愈有《游同冠峡》诗。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。俗名晾纱峡,又名同官峡。唐韩愈有《同冠峡》诗。
在今山东高唐县西南清平镇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漯水又东北径文乡城东南”,即此。
即今蒙古国西北库苏古尔省之库苏古尔湖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回鹘有延姪伽水,一曰延特勒泊,曰延特勒郍海。”
在今江苏苏州市五卅路南端,跨十全河。唐白居易有“乌鹊桥红带夕阳”等诗句。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:“乌鹊桥,在郡前。旧传有古馆八,曰全吴、通波、龙门、临顿、升羽、乌鹊、江风、夷亭。此桥因馆得名。”
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西北与阿穆尔州交界处之亚马林山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7:宁聂哩神山“国语,宁聂哩,春也。(宁古塔)城北三千七百十八里”。兴衮河支流额密勒河发源于此。
即今河南封丘县西南二十八里黄河北岸钟銮城村。元时为漕运中转站。《元史·食货志》:“运粮则自浙西涉江入淮,由黄河逆水至中滦旱站,陆运至淇门(今河南浚县西南),入御河(今卫河),以达于京。”后以劳费不赀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