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涪县

涪县

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属广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涪江东岸。《寰宇记》 卷83绵州:涪县以 “涪水之所经” 而名。元初二年 (115) 曾为广汉郡治。三国蜀汉改属梓潼郡。《三国志·蜀书 ·法正传》: 东汉建安十六年 (211),刘备 “溯 (涪)江而西,与 (刘) 璋会涪”。即此。西晋改为涪城县。永嘉后为梓潼郡治。南朝宋复改为涪县,为梓潼郡治。梁又于此置潼州。西魏改为巴西县。地当成都东北要冲,为 “蜀道咽喉”。

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绵阳市东。两汉属广汉郡。三国蜀属梓潼郡。西晋改为涪城县。南朝宋复故,为梓潼郡治。梁为巴西、梓潼郡治。西魏改为巴西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流江郡

    北周武成元年 (559) 改北宕渠郡置,为渠州治。治所在流江县 (今四川渠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、大竹、广安等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废。北周武成元年(559年)改北宕渠郡置,治流江县(今四川渠

  • 诺罗窝集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宝清县西南,属完达山脉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 诺罗窝集 “在 (宁古塔)城东北四百里”。挠力河发源于此。

  • 高奴县

    秦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安市城东延河东岸 (一说在今陕西安塞县旧城北八十五里)。《史记· 项羽本纪》: 项羽 “立董翳为翟王,王上郡,都高奴”。即此。俗语讹为高楼城。东汉末废。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陕

  • 平溪等处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都云军民府。治所即今贵州玉屏侗族自治县。明洪武二十二年(1389)改置平溪卫。元至元二十七年(12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。属思州安抚司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改为平溪卫。

  • 苏州市

    1928年由吴县城区析置,属江苏省。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。1930年撤销,并入吴县。1949年5月解放后复置苏州市,属苏南行署区。1952年复属江苏省。简称苏,别称姑苏。在江苏省东南部,北濒长江,南越太

  • 金渊山

    即金堂山。在今四川金堂县南三十里栖贤乡。《续高僧传·遗身篇·周益部沙门释僧崖传》:“姓牟氏,祖居涪陵。晋义熙九年,朱龄石伐蜀,涪陵儴三百家随军平讨,因止于广汉金渊山谷,崖即其后也。”

  • 浮浓岭

    又名附农山、芙蓉山。在今安徽无为县北六十里。为巢湖市、无为县界岭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“江水自濡须口又东,左会栅口,水导巢湖,东径乌上城北,又东径南谯侨郡城南,又东绝塘径附农山北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

  • 临居县

    唐置,属羁縻筠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东黎县

    北魏永安元年(528)析黎阳县置,属黎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浚县东北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永安元年(528年)分黎阳县置,治今河南省浚县东北。属黎阳郡。北齐废。

  • 流沙关

    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十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松潘卫: 流沙关 “敌骑经由地也。万历二十八年以后,遇秋防尝以重兵驻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