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门县

海门县

①五代周显德五年 (958) 置,属通州。治所在今江苏启东市东北南阳村附近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2扬州府海门县: “以僻在海隅,因名。” 元末以水患徙治礼安乡 (今通州市东)。明正德七年 (1512)徙治余中场 (今海门市东北)。嘉靖二十四年 (1545)又迁治金沙场 (今通州市)。清康熙十一年 (1672)并入通州。

②1912年改海门厅置,属江苏沪海道。治所即今海门市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94年改设海门市。


古旧县名。五代周显德五年(958年)置,治东洲镇(今江苏启东市东北)。属通州。后县治屡迁。清康熙十一年(1672年)废入通州。乾隆三十三年(1768年)置海门直隶厅,治茅家镇(今海门镇)。1912年复县。1994年撤销,改设海门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舆城

    在今山东费县西。《左传》: 哀公十四年 (前481),司马牛卒于鲁郭门之外,“葬诸丘舆”。杜注:“泰山南城县西北有舆城。” 即此。

  • 嘉应州

    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在今广东梅州市。嘉庆十二年 (1807) 升为嘉应府,十七年 (1812) 复为嘉应州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、兴宁、五华、平远、蕉岭等市县地。1912年废。

  • 瓮口戍

    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北。即后燕慕容隆破张愿处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禹城县引 《三十国春秋》:“隆兵至斗城,愿兵奄至,隆击却之,谓慕容德曰: 愿乘人不备,宜得大捷,而我士卒以悬隔河津势迫之故,人思自战,故能

  • 洋宁镇

    又作阳宁镇。唐武德七年 (624) 析邵武县置,即今福建光泽县治。五代南唐保大间 (后周广顺初) 改名财演镇。

  • 西域都护府

    西汉神爵二年(前60)置,治所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县东野云沟附近)。辖玉门关、阳关以西,天山南北,西包乌孙、大宛、葱岭这一范围内的西域诸国。王莽天凤三年(16)后西域不通,都护府亦废。东汉永平十七年(

  • 礼山

    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应山县:礼山“在县东八十里。梁礼山县盖置于山下”。

  • 恒水

    ①即今河北曲阳县北通天河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恒、卫既从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上曲阳县:“恒山北谷在西北,…… 《禹贡》 恒水所出,东入滱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定州》: 恒水,“ 《旧志》: 有横河在

  • 吴山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长蛇县置,属陇州。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县西北县功镇。《寰宇记》卷32吴山县:“取县西吴山以称邑。”大业初改属扶风郡,后废。义宁元年(617)复置长蛇县。唐贞观元年(627)复名吴山

  • 种 (種) 州

    唐置,为羁縻州,属芳池州都督府。在今甘肃华池县西北境。后废。

  • 谒城

    一名任丘城。在今河北任丘市南二十六里。《新定九域志》 卷2: “桓帝北巡,群臣于此朝谒,故名谒城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3任丘县: 谒城 “在县南二十六里。相传汉桓帝崩,窦武等率群臣诣河间迎灵帝入,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