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澄县

海澄县

明嘉靖四十四年 (1565) 以龙溪县之靖海馆及漳浦部分县地置,属漳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澄镇。1913年属福建西路道。1914年属汀漳道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60年与龙溪县合并,为龙海县。明后期曾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,成弘之际 (1465—1505) 有 “小苏杭” 之称。


古旧县名。明嘉靖四十五年(1566年)析龙溪县之靖海馆及漳浦县部分地置,治今福建省龙海市东南海澄镇,属漳州府。清仍属漳州府。1960年与龙溪县合并,改名龙海县。以两县各取一字得名。县治石码镇。明后期曾为中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之一,成弘之际有“小苏杭”之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鬣山

    在今蒙古国西南。《新唐书·回纥传》:回纥“与薛延陀共攻突厥北边,颉利遣欲谷设领骑十万讨之,菩萨身将五千骑破之马鬣山,追至天山,大俘其部人,声震北方”。天山即今蒙古国之杭爱山。

  • 粤秀山

    即越秀山。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公园。即“越秀山”。

  • 沙门河

    即今河北沙河市南沙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光化三年(900)八月,“李嗣昭又败汴军于沙门河,进攻洺州”。胡三省注:“沙门河疑当作沙河,即邢州沙河县也。”

  • 解脱坡

   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凉风洞上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11峨眉县: “首坡名解脱,从出山者释危就坦,至此而尽。……过此为华严寺。”

  • 州来

    春秋国名。即今安徽凤台县。《春秋》:成公七年(前584),“吴入州来”。即此。后吴迁蔡昭侯于此,称为下蔡。古邑名。春秋楚邑。在今安徽省凤台县。公元前529年为吴所灭,其后又属楚,前519年又入吴,前4

  • 思南县

    1913年改思南府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思南县。县在思邛水之南,故名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在贵州省东北部、乌江中游。属铜仁地区。面积2230.5平方千米。人口61.9万。辖13镇、14民族乡

  • 仇池镇

   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(446)改仇池郡置,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。太和十二年(488)复为仇池郡。

  • 立马峰

    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十八里玄石坡。明永乐八年(1410)朱棣北征经此, 曾立马于此。金幼孜《北征录》:四月初七日,“午次玄石坡……上登山顶,制铭书岁月纪行,刻于石,命光大书之,并书‘玄石坡立马峰’

  • 北渚亭

    在今山东济南城内大明湖上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5载:“《水经注》泺水北为大明湖,西有大明寺,水成净池,池上有亭,即北渚也。”而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4称:“北渚亭在大明湖上,北宋熙宁五年齐郡太守曾巩建。”

  • 延吉县

    1913年改延吉府置,属吉林省延吉道。治所即今吉林延吉市。1929年直属吉林省。1950年移治龙井镇(今吉林龙井市)。1983年更名龙井县。1988年改设龙井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延吉府改置。治局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