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浯溪

浯溪

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。唐元结 《浯溪铭序》: “浯溪在湘水之南,北汇于湘,爱其胜异,遂家溪畔。溪世无名称者也,为自爱之,故命浯溪。”


源出湖南省祁阳县西南松山,东北流入湘江。水清石峻,风景优雅。《祁阳县志》载:“浯溪胜景,天地生成,一木一石,别饶雅趣。”唐诗人元结卸道州(治今道县)刺史,归经此地,爱其山水胜异,遂寓溪畔,并命溪名曰浯溪,建峿台、��庼,各撰铭文,篆书,刻山石上,后人称为“三吾”。元结又将上元二年(761年)所撰《大唐中兴颂》请当时名书法家颜真卿写成楷书大字,镌刻江边崖石上。从此“三绝”(文奇、字奇、石奇)之誉,千古不移,游人日多,题名刻石几遍,为少有的露天诗海碑林。宋黄庭坚,清何绍基、吴大澂等名家碑刻尤著。现存摩崖505方,其中唐代摩崖17方、宋代160方、明84方、清92方、民国9方,年代难辨者182方,另有越南使者摩崖5方。书体极为丰富,奇绝天下。浯溪摩崖石刻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浯 溪 风 光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阳华岩

   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东南回山下。唐元结作《阳华岩铭并序》,并于永泰二年(766)由江华县令瞿令问以三种字体刻于岩上。其序曰:“道州江华县东南六七里有回山,南面峻秀,下有大岩,岩当阳端,故以阳华命之。

  • 定流河

    在今河北乐亭县西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乐亭县: 定流河 “即滦河下流也。《志》云: 滦河经县北岳婆港,分为二支,一曰葫芦河,在县东北三十里,流经县东二十里,南流入海,谓之东滦河。(明) 景泰中

  • 金河泊

    即秦、汉之沙陵湖。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4胜州榆林县: 金河泊 “在县东北二十里。周回十里”。

  • 白象山

   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。明嘉靖《池州府志》卷1:白象山“在县后数十步,为邑治之主。其形肖象。傍有蜕龙洞。深广各数丈许,相传龙蜕于此”。

  • 树敦城

    在今青海共和县东。本吐谷浑旧都。《周书· 史宁传》: 西魏废帝三年 (554),突厥木汗可汗假道凉州袭吐浑,“宁谓木汗曰: ‘树敦、贺真二城,是吐浑巢穴。今若拔其本根,余种自然离散,此上策也。’ 木汗

  • 黄姑闸市

   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黄姑乡。清乾隆《无为州志》 卷4 《镇集》: 黄姑闸 “在治西南九十里北乡”。

  • 芳州

    ①北周建德六年(577)六月,于甘松防置,治所在封德县(今甘肃迭部县东南)。因地多芳草,故名。辖境相当今甘肃迭部县东南部。隋大业二年(606)废。②唐武德元年(618)置,治所在常芬县(今甘肃迭部县西

  • 平亭

    在今甘肃泾川县北。《魏书·尒朱天光传》:北魏建明元年(530),“(万俟)醜奴弃岐州,走还安定,置栅于平亭”。即此。在今甘肃省泾川县北。北魏建明二年(531年),万俟丑奴为尔朱天光所攻,自岐州北走安定

  • 水潮

    即今福建南靖县西北水潮。清有千总驻此。

  • 万佛峡

    即榆林窟。在今甘肃安西县西南约一百四十里。即“榆林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