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子口
在今四川城口县南。清道光 《城口厅志》卷3: 洞子口 “在厅南五里。两山夹溪,为南路总口”。
在今四川城口县南。清道光 《城口厅志》卷3: 洞子口 “在厅南五里。两山夹溪,为南路总口”。
①在今湖南溆浦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溆浦县 “红旗洞” 条下: 楠木洞 “洞深五里,石壁峭立,梯竹以登。行未半,有涨水,谓之龙池。有楠木罗洞门,故名。下瞰流水,名无尽溪”。②在今湖南沅陵县西
即今江西婺源县西高砂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徽州府婺源县: 高砂镇 “在县西南三十里。元置高砂税务所于此。至正十二年兵毁。明洪武八年裁革。《闻见录》: 自乐平县趋太白巡司,德兴县趋吴家湾,会于高砂,进抵
在今安徽太湖县西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太湖县“白沙镇”条下:“又县北百二十里有后部巡司。”
在今福建罗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 宝胜山 “在罗源县东北。山最高大。黄沙溪水出焉”。
在今四川绵阳市东旧绵州城内。《方舆胜览》卷54绵州:十贤堂“绘涪翁、庞统、蒋琬、杜微、尹默、李白、陈该、苏易简、王仲华、欧阳修共十人”。
在今山东五莲县西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琅邪郡折泉县:“折泉水北至莫入淮。”《水经·潍水注》 作“析泉水”。
即今吉林德惠县东北大房身镇。清宣统二年(1910)置德惠县于此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德惠县,土名大房身。”集镇名。在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东北部,南、东、西三面临大连湾。属大连湾街道办事处。人口
明置,属铁岭卫。在今辽宁铁岭县西北。
在今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7恭城县: 站面砦,“《志》 云: 县有势江原,离县最近,叛瑶横恶,与站面、淘江相匹”。
在今福建浦城县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1建州浦城县:子期山“在县西南二十五里。《建安记》云,子期山乃溪畔小石峰也,四面岩峦峭拔,昔秦汉之间有仙人华子期曾师商山四皓,后居此山,山因名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