洒 (灑)溪
在今贵州岑巩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:洒溪“源出都素司之马口溪,绕城北而东合于架溪,谓之清江”。
在今贵州岑巩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:洒溪“源出都素司之马口溪,绕城北而东合于架溪,谓之清江”。
西汉置,属渔阳郡。治所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三十里呼奴山麓。《后汉书·张堪传》: “于狐奴开稻田八千余顷。” 又 《邓训传》: “诏训将黎阳营兵屯狐奴。” 皆此。三国魏景初二年 (238) 废。西晋复置
即吕翁山。在今辽宁锦州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一》:吕翁山“在锦县(今锦州市)南十里,一名吕洪山”。
即今山东惠民县东四十里桑落墅镇。西汉为富民县治。元置巡司于此。俗名大桑落墅。明嘉靖《武定州志》 卷2: “相传始皇东巡,驻跸于此,桑偶落枝,因名。”
即今陕西凤县北三十里唐藏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周显德二年 (955),王景伐蜀,蜀将李廷珪 “分兵出凤州之北唐仓镇及黄花谷,绝周粮道”。即此。古镇名。即今陕西省凤县北唐藏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
在今江西广丰县城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永丰县:东欢渡,“县东三里有东峰山,诸溪之流皆汇于此,筑坝以防其泛滥”。
①即今甘肃靖远县西北永安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2靖远卫:永安营“在卫北裴家川。……卫境要地,设官军戍守于此”。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永安营“在大通县西。地名测尔兔。本朝雍
北宋置,属延安府。即今陕西安塞县北青石崖村。
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里八濛山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张飞传》: 魏将张郃 “别督诸军下巴西,欲徙其民于汉中,进军宕渠蒙头荡石,与飞相拒五十余日,飞率精卒万余人,从他道邀郃军交战,山道迮狭,前后不得相救,飞遂破
一作偏邦。在今云南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孟缅长官司:邦偏山“在猛猛南。高六十里”。
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西北坤都镇西。清为阿鲁科尔沁旗驻地。“翁根毛都”,蒙古语意为神圣的大棵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