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洋河

洋河

①一名东洋河,即古于延水。源出内蒙古兴和县西,南流经河北尚义、怀安、万全、宣化等县至涿鹿县东入桑干河。《清一统志·宣化府二》: 洋河,“《旧志》: 东洋河在柴沟堡 (今怀安县) 西北十五里,源出边外,东南流入界至堡西北,合西洋河,因通谓之西洋河。又东至堡东五里,合南洋河,名曰燕尾河。又东径万全左卫北五里,又转东南过镇城南,又东径保安州北鸡鸣驿南,又南流十七里入桑干河”。

②古名拒艾水。出今山东胶州市南。东北流入胶州湾。 《水经·胶水注》: 拒艾水 “出 (黔陬) 县西南拒艾山……又谓是水为洋水矣”。

③在今河南信阳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信阳州: “洋河在州东北七十里。一名旰河。东流入淮。”


古称修水、延水。永定河支流。在河北省西北部。东洋河源出内蒙古自治区东南边境兴和县,至河北省怀安县柴沟堡附近与源自山西省的南洋河、西洋河相汇后,始称洋河。向东流经怀安、万全、宣化及张家口等市县,东南流到怀来县朱官屯与桑干河相汇。长118千米,流域面积1.55万平方千米。东洋河上建有友谊水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隍站

    元置,属浔州路。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江口镇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狗山

    即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西娄山。《初学记》 卷8引 《水经注》 曰: “狗山顶上有狗迹。今在临洺县西。” 唐武德五年 (618),太宗亲征刘黑闼,于此立营。

  • 临县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临州置,属太原府。治所即今山西临县。万历二十三年 (1595) 改属汾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在山西省中西部、黄河东岸,邻接陕西省。属吕梁市。面积

  • 韭园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晋书·苻坚载记下》: 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十年 (384),苻坚将李辨等“屯于韭园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。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十年(384年)苻坚将李辨等屯军于此。

  • 新杭县

    1934年6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新泉 (原连城县新泉地区)、上杭二县合置,治通贤 (今福建上杭县北通贤乡)。1935年1月废。旧县名。中央苏区福建省设。1934年6月由新泉、上杭两县合置,治今上杭县北通

  • 武阶郡

    北魏置,属南秦州。治所在翫当县 (今甘肃武都县东南福津沟)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北魏置,治翫当县(今甘肃陇南市武都区东南大岸庙村)。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康县和陇南市东南部、文县东北部。属南秦州。

  • 骑马坝

    在今云南绿春县西南五十四里。清属元江州,嘉庆十八年 (1813) 傣族从勐平巩整村迁此,故名迁马。傣语 “迁” 为搬迁,“马” 为来,意即新搬来的村寨,后讹为骑马坝。集镇名。在云南省绿春县中部、黄连山

  • 雉衡山

    在今河南南召县东。原名衡山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雉县: “衡山,沣水所出。” 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醴水 “出南阳雉县,亦云导源雉衡山,即 《山海经》 云衡山也。……马融 《广成颂》 曰,面据衡阴,

  • 南石窟寺

    俗称东方洞。在今甘肃泾川县东十五里泾河北岸。北魏永平三年 (510) 泾川刺史奚康生创建。现存洞窟五个,保存较好的有北魏建造的第1窟和唐代开凿的第5窟。第1窟高11米,宽18米,深13米。窟内大佛高6

  • 琵琶铺

    明置,属石阡府。即今贵州石阡县西枇杷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