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泾河

泾河

在今江苏宝应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宝应县: 泾河在 “县北四十里。由山阳县界西接漕河,经县东四十里,又东入射阳湖”。


渭河最大支流。跨宁夏、甘肃、陕西三省区。《释名·释水》:“水直波曰泾。泾,径也,言如道径也。”取其泾流为名。源出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六盘山东麓,流经泾源县入甘肃省境,东南流经平凉、崇信、泾川及陕西省长武、彬县、永寿、淳化、礼泉、泾阳、高陵等县,在高陵县境内入渭河。长455千米,流域面积4.54万平方千米。支流众多,以马莲河为最大。上、中游流经黄土高原,夹带大量泥沙,水量变化大。上游建有六盘山引水工程,并建有驿山、枣曲、朝阳、新庄等水电站。下游建有泾惠渠灌溉工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谈县

    东晋安帝时以关陇流民置,属始康郡。寄治成都 (今四川成都市)。西魏废。

  • 候涛山

    即招宝山。今浙江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招宝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1庆元府: 巾子山 “在定海县东北八里,与候涛山形势相望,为潮水入之屏障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招宝山 “在县城东北,本名候涛

  • 荥阳

    荥一作荧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荥阳市东北。《史记·韩世家》: 桓惠王二十四年 (前249),“秦拔我成皋、荥阳”。秦置荥阳县。(荥xíng) 古邑名。又作荧阳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。秦置县。

  • 罗团铺

    在今贵州黎平县东北罗团村。《清一统志·黎平府》: 下铜鼓铺 “在开泰县境。又有前铺、罗团铺、中黄铺、颓砦铺,皆戍守处”。

  • 十方寺堡

    明置,属沈阳中卫。即今辽宁沈阳市西北九十里石佛寺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3:有十方寺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上榆林堡”条下:“十方寺堡在蒲河所西北,其南有马空堡,亦万历末增置。”

  • 朱山桥镇

    即今江西万年县西北珠山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2:饶州府万年县有珠山桥。

  • 小梅溪

    即今浙江龙泉市南龙泉溪上源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庆元县:小梅溪“在县北七十里。西流入龙泉县界,合于大溪”。

  • 适 (適) 中驿

    明嘉靖十一年 (1532) 置,属龙岩县。即今福建龙岩市东南六十五里适中镇。清雍正十年 (1732) 移雁石巡司于此。为县赴龙溪 (漳州)、永定适中之地,故名。

  • 飞仙关

    亦名飞仙阁、漏阁。即今四川芦山县西南五十里青衣江东岸关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芦山县:“南有飞仙关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72芦山县:飞仙关在“县南五十里。亦曰飞仙阁,即古漏阁也”。

  • 津石陂

    在今湖南常德市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武陵县: “又北百一十九里有津石陂,本圣历初,令崔嗣业开,(李) 翱、(温) 造亦从而增之,溉田九百顷。”在今湖南省常德市北。武周圣历初,朗州武陵令崔嗣业所开,后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