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泸州

泸州

①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所在江阳县 (今四川泸州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33泸州: “取泸水为名。” 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为泸川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复为泸州,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泸川郡,乾元元年(758) 又改为泸州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沱江下游及长宁河、永宁河、赤水河流域。南宋淳祐三年 (1243) 迁治州东长江北岸神臂崖城 (今四川合江县西北焦滩乡南老泸)。景定二年 (1261) 改为江安州。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复改为泸州,治所在茜草坝 (今四川泸州市东长江东岸)。明洪武六年 (1373) 升为直隶州。徙治今泸州市。1913年废,改本州为泸县。1950年析泸县城区及近郊置泸州市。泸州老窖大曲、特曲荣获1915年巴拿马国际金奖和1987年泰国国际金鹰怀奖,素有 “酒城” 之称。

②元至元十五年 (1278) 置,属建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佑君镇 (西河)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 属建昌府。后废。


(1)南朝梁大同中置,治江阳县(隋大业中改为泸川县,今四川泸州市)。以泸水为名。北周曾置总管府。隋大业初及唐天宝、乾元间改为泸川郡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泸州、泸县、隆昌、富顺、合江、江安及重庆市荣昌等市县地。唐置都督府,督十羁縻州,辖境包有今高县、珙县、兴文、叙永、古蔺和贵州省赤水、习水等市县。南宋末改为江安州。元复为泸州。至元二十年(1283年)省州治泸川县入州,辖境仅存今泸州、泸县、江安、合江等市县地。属重庆路。明、清属四川省。1913年废州为泸县。(2)元至元中置,治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西昌市西南部及德昌县北部。属建昌路。明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打班堡

    即安远堡。今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西北安远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古浪所“黑松堡”条内:“又东南三十里为打班堡,即安远驿也。”

  • 朅师国

    亦作羯师国。在今巴基斯坦北部之奇特拉尔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宝八年 (749),“吐火罗叶护失里怛伽罗遣使表称: 朅师王亲附吐蕃,因苦小勃律镇军,阻其粮道。臣思破凶徒,望发安西兵,以来岁正月至小勃律,

  • 碱厂

    或作堿厂。 即今辽宁本溪自治县东碱厂满族镇。原拟溪碱铁路终点站在此。1939年溪碱铁路修至田师傅,田师傅至碱厂段未建。

  • 天福山

    在今山东文登市东二十八里天福山镇。1937年胶东特委以昆嵛山红军游击队为基础,于12月24日拂晓在此举行武装起义,特委书记理琪宣布成立“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”,成为胶东抗日主力。1949年后在此建

  • 岐亭桥

   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南七十里岐亭镇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二》:岐亭桥“相传苏轼与陈慥曾游此。相近有苏步桥,亦为苏、陈游处”。

  • 合膊

    即合伯。战国韩地,在今河南舞阳县南。

  • 王官寨

    清置,属宁海县。在今辽宁大连市金州区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二》:王官寨“在宁海县(今大连市金州区)东南三十里”。

  • 三龙口

    在今安徽砀山县东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砀山县:龙扒沟在“县东南三十里。旧通汴水。明嘉靖三十八年淤。创开一派,由城东南二十五里冲三龙口”。

  • 失里绵卫

    明永乐三年(1405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黑龙江省虎林县穆棱河南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唐子乡

    ①在今河南唐河县南百里。《后汉书·齐武王縯传》: 刘縯 “使宗室刘嘉往诱新市、平林兵王匡、陈牧等,合军而进,屠长聚及唐子乡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湖北枣阳市北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王莽末,光武 “进屠唐子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