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泸定县

泸定县

1913年改沪定桥委员置,属边东道。治所即今四川泸定县。以泸定桥为名。次年属川边特别区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1955年属四川省。


在四川省西部。属甘孜藏族自治州。面积 2164.4 平方千米。人口7.7万。辖4镇、8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泸桥镇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大渡县,属黎州。长安二年(702年)省入飞越县,开元前置米川、天宝前置罗岩等羁縻州,明置杂道、岩州、冷边、沈边四长官司,属长河西宣抚司。清康熙四十年(1701年)撤杂道、岩州入冷边长官司。四十四年建铁索桥,康熙帝题名“泸定桥”,“于时误认大渡河为泸水,故名泸定桥”(《西康图经》)。雍正六年(1728年)置泸定桥巡检司。宣统三年(1911年)设泸定桥设治委员。1913年置泸定县。1914年属川边特别行政区。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于岚安置区苏维埃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1950年属西康省藏族自治区。1955年属四川省雅安专区,1956年改属甘孜藏族自治州。地处川西高山高原区。全境主属大雪山中段。现代冰川发育,东坡海螺沟冰川,冰舌伸入海拔 2850 米原始林区而闻名于世。大渡河自北入,纵贯县境南北,纳数十溪流,其中以西岸磨西河最大。属青藏高原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玉米、小麦、豆类、薯类为主,兼有水稻、花生、油菜。产生漆、油桐、木耳。以梨、桃、苹果著名。特产香桃及裂腹鱼。有煤、锰、大理石、云母及铅锌矿。有森工、机械、水泥、皮革、食品等工业,以牛羊绒纺织品著名。川藏公路经此,接泸石公路。纪念地有泸定桥、泸定桥革命文物陈列馆、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。县西南有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百零八塔

    在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黄河西岸陡峭山坡上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2:“一百八塔寺,在硖口山内,以塔数名。”为元塔。系为三角形的大型塔群。最上端的一座形体较大,其余各排较小。造型分别为覆钵式、宝瓶式、葫芦式的

  • 小赤水

    一名灌水。在今陕西华县西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小赤水即《山海经》之灌水也,水出石脆之山。北径萧加谷于孤柏原西,东北流与禺水合……又北注于渭。”《寰宇记》卷29华州郑县:“灌水一名小赤水,今名高谷水。”

  • 润城堡

    即今山西阳城县东润城镇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 “刘善堡” 条下: 润城堡 “明末乡人所立,以捍‘流寇’”。

  • 曲沟集

    即今河南安阳县西三十里曲沟镇。清嘉庆《安阳县志》西乡图:有“曲沟村”。

  • 虎啸城

    南宋末蒙古人置,在今四川广安县东北十里渠江岸边。《元史· 杨大渊传》: 中统三年 (1262),“复于渠江滨筑虎啸城,以逼宋大良城”。南宋景定三年(1262年)筑,在今四川省广安市北渠江西岸。因境内有

  • 白落城

    即靖平堡。在今陕西靖边县东南青阳岔乡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1:靖平堡“在威武堡西五十四里。旧为白落城。天顺中,守将房能请移于城北砖营化,不果。成化三年,王復俊奏移之,改今名。七年,余子俊以去水太远,复

  • 杨美墟

    在广西南宁市西北六十三里左江东岸杨美村,为省西路孔道。明《徐霞客游记·粤西游日记三》:“又三里为杨美,亦名大湾,盖江流之曲,南自杨美,北至宋村,为两大转云。”

  • 秋家岚隘

    在今福建连城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连城县: “秋家岚隘在县东,道出永安县。峰峦层叠,为盗贼薮。”

  • 赤淳县

    1935年2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淳化、栒邑二县析置,治正嘴村(在今陕西淳化县西北十里原乡境内)。取“赤化淳化”之义。同年10月撤销,改置淳耀、赤水二县。旧县名。陕甘苏区设。1935年2月由陕西省淳化县北

  • 南宁路

    元泰定元年 (1324) 改邕州路置,属岭南广西道。治所在宣化县 (今广西南宁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及邕宁、武鸣等县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改为南宁府。元泰定元年(1324年)改邕州路置,治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