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沫水

沫水

①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。《宋史·河渠志》:“沫水出蜀西徼外,今阳山江、大皂江皆为沫水,入于西川。”

②一名渽水、涐水。即今四川西部大渡河或青衣江。东晋常璩 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 “时青衣有沫水出蒙山下,伏行地中,会江南安,触山胁溷崖,水脉漂疾,破害舟船,历代患之。(李) 冰发卒凿平溷崖,通正水道。” 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 西汉元光五年(前130),司马相如奉命通西南夷,“西至沫水、若水。” 东汉许慎 《说文解字》: “沫水出蜀西徼外,东南入江。”


古水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作渽水。即今四川省大渡河。相传秦蜀郡太守李冰凿平南安(今乐山市)西溷崖(今岷江和大渡河汇合处),以避水患,通水路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汉武帝拜司马相如为中郎将至蜀,西至沫、若水,即此。隋、唐以后多称大渡河。参见“大渡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僧加剌

    即师子国。或译作僧伽罗、僧诃罗、僧伽喇。即今斯里兰卡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: “僧加剌, 叠山环翠, 洋海横。”

  • 南陵戍

    东晋置,在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三十里赭圻冲,即赭圻城。《晋书·陶侃传》: “侃在军四十一载,雄毅有权,明悟善决断。自南陵迄于白帝数千里中,路不拾遗。” 《宋书· 王懿传》: 东晋义熙中,卢循 “留亲党范崇

  • 枫田市

    即今江西安福县东十五里枫田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7: 安福县东有枫田市。

  • 车逻镇

    即今江苏高邮市南车逻镇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二》:车逻镇“在高邮州南十五里。临河石工。本朝乾隆二十六年建”。在江苏省高邮市西南部。面积56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车逻,人口8500。传因

  • 冠头寨

    北宋置,属海康县。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。一说在今徐闻县西。在今广东省徐闻县西。北宋属海康县。

  • 汲郡

    西晋泰始二年(266)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、卫辉、辉县、林州、淇县等市县地。西晋末废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复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枋头(今浚县西南淇门渡

  • 林榆山

    即临渝山。在今河北抚宁县东三十里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 阳东县有 “林榆山”。

  • 阿尔泰

    清光绪三十年(1904)设阿尔泰办事大臣,驻承化寺(今新疆阿勒泰市)。辖阿尔泰乌梁海七旗、新土尔扈特二旗、新和硕特旗。1914年改办事长官,直隶中央。

  • 新巴尔虎左翼旗

    清乾隆年间建旗,属黑龙江将军。其后驻地在阿穆古朗 (今阿木古郎镇)。1945年划归兴安省。1947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属呼伦贝尔盟。1955年改称新巴尔虎左旗。

  • 涌 (湧) 翠山

    又作拥翠山。在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6定边县: 涌翠山“在治北十里。有刀思郎遗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