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汭水

汭水

①在今山西蒲县南。《尚书·尧典》:“釐降二女于妫汭。”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郡南有历山,谓之历观,舜所耕处也。有舜井,妫、汭二水出焉,南曰妫水,北曰汭水,西径历山下。……汭似非水名,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,浑流西注入于河。”

②在今江西铅山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一》:汭水“在铅山县西三十里石城、层冰二洞间,有二小溪合流五里与桐木水会,入上饶江。故入江处谓之汭口”。旁有汭口镇。

③为泾水支流。源出今甘肃华亭县西南陇山,东流经崇信县北,至泾川县入泾水。《周礼·职方》 雍州:“其川泾、汭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右扶风汧县:“汭水出西北,东入泾。”《清一统志·平凉府一》:汭水,“按自汉以来,皆言汭水出��县。《隋志》、《元和志》皆云汭水自华亭流泾良原,至宜禄入泾,即今之盘口河。自明宏治中,王凝始以阁川水为汭水,诸志皆从之,与古说异”。


古水名。汭,又作芮,又名宜禄川。即今甘肃省华亭、崇信和陕西省泾川、长武等县南泾河支流黑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右扶风汧县(今陕西陇县南):“芮水出西北,东入泾。”《元和郡县志》良原县(今甘肃灵台西北梁原):“汭水,一名宜禄川,西自陇州华亭县(今县)流入。”“自明人始移其名于阁川”(《大清一统志》)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元年(618年),“陇州刺史陕人常达击薛仁杲于宜禄川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冈堡

    在今广东仁化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仁化县: 高冈堡 “在县东北十里”。

  • 蒙溪水

    即岳池水。今四川岳池、武胜二县境之街子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138岳池县: “蒙溪水一名岳池水,在县东北五十里。源出岳安山,东流至故县镇西。本是思岳池,因以名县焉。”

  • 灵溪水

    ①一名零水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(故江陵县)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又东径燕尾洲北,合灵溪水,水无泉源,上承散水,合成大溪,南流注江。”《晋书·刘毅传》:桓玄死后,“桓振、桓谦复聚众距毅于灵溪”。

  • 望曲谷

    在今甘肃岷县西南。《后汉书·马防传》:建初二年 (77),马防击破烧当羌于临洮,“唯布桥等二万余人在临洮西南望曲谷”。即此。

  • 夏首

    ①战国楚地。在今湖北荆沙市东南。战国楚屈原 《九章·哀郢》: “过夏首而西浮兮,顾龙门而不见。” 《水经·夏水注》: “江津豫章口东有中夏口,是夏水之首,江之沱也。”②南朝时,亦称夏口 (今汉水入江之

  • 储山

    又名储潭山。在今江西赣县西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南康郡赣县 “有储山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赣县: 储潭祠 “在县北二十里。《南康记》 云,晋咸和二年,刺史朱伟率兵赴江州讨苏峻,行至此山,忽有神

  • 黄土街

    又名黄冈铺。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黄土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清江县 “太平市” 条下: 黄土市 “今为戍守处”。

  • 仪台

    在今河南虞城县西南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魏惠王六年(前365),“伐宋取仪台”。又作义台。在今河南省虞城县西南。战国属宋,后入魏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惠王六年(前364年)魏惠王“伐取宋仪台”,即此。

  • 尹隆河

    在今湖北京山县西南。清同治六年(1867)正月十五日,清军刘铭传攻捻军任柱、赖文光部于尹隆河。即此。古水名。在今湖北省京山县西南。清同治六年(1867年),清军刘铭传攻捻军任柱、赖文光部于尹隆河,即此

  • 导江

    即今四川中部之岷江。《元和志》卷32彭山县:“大江一名汶江, 亦曰导江, 在县东七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