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池川县

池川县

南朝梁大通六年(532)置,属木门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旺苍县东普济镇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入伏强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龙塘江

    在今广西忻城县西。红水河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忻城县:龙塘江“在县北。源出龙塘山,东南流入乌泥江”。

  • 邯郸县

    ①秦置,为邯郸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张晏曰:“邯郸山在东城下。单,尽也。城郭从邑,故加邑云。”西汉为赵国治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东魏天平初废入临漳县。隋开皇十六年(598)复置,

  • 番须口

    在今陕西陇县西北五十里。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 建武八年 (32) 春,歙与征虏将军祭遵袭略阳,“伐山开道,从番须、回中径至略阳”。即此。

  • 大观镇

    即今四川南溪县北大观镇。民国《南溪县志》卷1:大观镇“原名观音铺,民国元年易今名。地号百里冲。为宜、富往来孔道, 居民数百家”。(1)在重庆南川市西北部。面积133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

  • 紫帽山

    即今福建泉州市西紫帽山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0泉州 《景物下》: 紫帽山 “郡之前案也。常有紫云覆其顶上”,故名。在福建省晋江市区西北15千米的紫帽镇。海拔518米。常有紫云覆盖,又因山形似古代官帽,故

  • 三洞

    在今湖南常宁县南三十里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衡州常宁县:“吴分耒阳立新宁县,属湘东郡。旧治三洞。”即此。

  • 康乐县

    ①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改阳乐县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万载县东北四十里罗城乡。隋废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袁州万载县: 康乐故城 “宋武帝封临川内史谢灵运为康乐侯,以侯就第即此地也。其城周回山水

  • 黄檗山

    又作黄蘖山。在今江西新干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9吉州新淦县: 黄檗山 “在县南 (西) 二十里。唐权载之有 《黄檗馆遇雨》 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临江府新淦县: 黄蘖山 “在县西二十里,临江。县

  • 柳谷水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40柔远县: 柳谷水 “有东西二源,出县东北天山,南流十五里合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53柔远县: 柳谷水 “南流入莫贺延碛”。

  • 吗喇他国

    即公元17世纪西瓦杰建立的印度马拉塔国。清谢清高《海录》:“马剌他国,在打拉者西。疆域自东南至西北长数千里。沿海边地分为三国:一小西洋,一孟婆罗,一麻伦氏, 为回回种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