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口县

江口县

①1913年改铜仁县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江口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

②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江口镇(今四川平昌县)。1935年2月废。


(1)旧县名。又称江阳县。川陕苏区设。1932年底由四川省巴中县析置。治得胜山,后迁张公庙、江口(均在今平昌县境)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。(2)今县名。在贵州省东北部、锦江上游。属铜仁地区。面积 1868.9 平方千米。人口21.8万。辖2镇、7民族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双江镇。元置省溪坝场等处长官司,属思州安抚司。明洪武初改名省溪长官司。永乐十一年(1413年)属铜仁府。清光绪六年(1880年)徙铜仁县治于省溪司大江口(今双江镇)。1913年废铜仁府置铜仁县,故原治大江口之铜仁县改名江口县,以省水(今太平河)、提水(今闵孝河)两水汇合处大江口得名;同年属黔东道(1914年改名镇远道),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49年属铜仁专区。1958年并入铜仁县,1961年复置江口县,1970年属铜仁地区。地处黔东低山丘陵地区,黔东北最高山峰梵净山耸立于西北境。河流多发源于梵净山山区,主要河流有锦江(闵孝河)、太平河、桃映河、罗江、东坝河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稻、玉米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花生、甘薯,并产天麻、杜仲、木耳、香菇、猴头、独活,梵净山地区为国家自然保护区,并被接纳参加人与生物圈国际组织。矿产有汞、铁、磷、硫铁、水晶。工业有农机、水泥、印刷、粮油加工等。遵铜、久铜等公路横贯县境。名胜古迹有梵净山金顶古庙、金顶摩崖、禁砍山林碑、土司庄园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县

    元至元二十二年(1285)降中州置,属建昌路。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西南雷池乡(瓦岗)。明废。古县名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沙麻部为中州,二十二年降为县,治今四川省昭觉县东中回甸。属建昌路。明洪武十

  • 曲雕阿兰

    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,克鲁伦河上游。《元史·太宗纪》:太宗元年(1229)“秋八月已未,诸王百官大会于怯绿连河曲雕阿兰之地”。

  • 纳浯江

    即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。《元朝秘史·征伐金国》:成吉思汗“命合撒儿领右手军沿海自大宁经女真,若便归附,即缘彼中边郡,经浯剌、纳浯二江泝讨语儿河回营”。即“脑温江”。

  • 两欹山

    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西南六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20牟平县:两欹山“其山两峰欹侧相背为名”。

  • 石零堡

    即今广西来宾县西南石陵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迁江县:石零堡“在县(治所在今迁江镇)东南三十里。往来者经此,每罹寇患。正德七年设堡于此,筑城置戍”。

  • 新桥

    ①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。《宋史·魏胜传》:南宋绍兴三十一年 (1161),“金人遣同知海州事蒙恬镇国以兵万余取海州,抵州北二十里新桥。胜帅兵出迎之,设伏于隘,阵以待。众殊死战,伏发,贼大败”。②即今浙江

  • 牛山河

    在今河南商城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商城县:牛山河“在县南七十里。其上有大、小二牛山,河出其下,流六十里,合为一河,即固始县史河之上源也”。

  • 壶水

    ①在今山西壶关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2壶关县: 壶水 “在县西北二里。《志》 云,水出壶关山下,流经此,又西经府北,下流入于浊漳。今涸”。②即今云南文山县盘龙河。汉代称壶水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都梦

  • 隆中

    在今湖北襄樊市襄阳西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 “亮躬耕陇亩,好为 ‘梁父吟’。” 裴注引 《汉晋春秋》 曰: “亮家于南阳之邓县,在襄阳城西二十里,号曰隆中。” 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沔水又东径

  • 淡水

    即今台湾省台北县北淡水镇。此港湾在明万历间已有 “淡水” 之称。《东西洋考》: 倭侵扰鸡笼、淡水。崇祯元年 (1628) 曾为西班牙人所据,筑圣多明哥城。14年后又为荷兰人取代。清称为沪尾,雍正二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