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汝水

汝水

①古称盱水。又名武阳水、建昌江、临川江。即今江西临川市东之抚河。源出江西广昌县南驿前镇,北流经临川市,到王家洲分为两支:一从南昌入赣江;一自八字脑入鄱阳湖。后抚河堵口,主流改道,经青岚湖入鄱阳湖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汝水“在府城东。其上源由建昌府北之旴水西北流,曲折二百余里,至府南良安峡流入境为汝水。又北受群川水,历府城东南, 自千金陂至郡城东,抱城而北为北津,又绕而西受连樊水,复西北数百里合临水,并流西北出入南昌府界,合豫章水入鄱阳湖”。

②淮水支流。《山海经·海内东经》:“汝水出天息山,在梁勉乡西南,入淮极西北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汝南郡定陵县:“高陵山,汝水出,东南至新蔡入淮,过郡四,行千三百四十里。”上游即今河南北汝河;自郾城以下, 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会��水(今洪河),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会水(今沙河);此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以下的洪河。元至正间于郾城堨断南流,上游遂改道东出水(今沙河)入颍河,称北汝,下游改以��水为源,名南汝。明嘉靖末��水又改道东出注澺水称为洪河,南汝遂改以水为源,如今势。


(1)上游即今河南省汝河,自郾城县以下,故道南流至西平县东汇��水(今洪河),又南经上蔡县西至遂平县东汇瀙水(今沙河);此以下即今南汝河及新蔡县以下的洪河。元至正间在郾城县堨断南流,上游遂改道东出水(今沙河)入颍河,称北汝河;下游改以汝水为源,名南汝河。明嘉靖末��水又改道东注澺水,称为洪河,南汝遂改以瀙水为源,如今势。(2)即“抚河”,亦称旴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布雅阿海苏默

    在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北宝绍代苏木附近。清为内蒙古镶白旗察哈尔驻地。民国间迁驻阿拉腾打不苏(今阿拉坦嘎达苏苏木)。

  • 武都

    战国蜀地,在今甘肃西和县南。唐 《北堂书钞》 卷106引 《蜀王本纪》 云: “武都有人,将其妻子女适蜀”。西汉置武都县。古邑名。战国蜀邑,后为秦所并。在今四川省西和县西南。西汉置为县。

  • 永宁郡

    ①东汉兴平元年(194)刘璋分巴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江州县(今四川重庆市嘉陵江北岸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江津以下至忠县长江及支流地区。建安六年(201)改为巴郡。②南朝宋明帝时改长宁郡置,属荆州。治所在长

  • 铁堂峡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天水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秦州: “铁堂峡在天水废县东五里。汉姜维世居此峡,有铁堂庄,四山环抱。”

  • 双城堡

    ①亦称小双城堡。即今吉林公主岭市西北双城堡镇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6长春府图:西有双城堡。②亦作双城子。即今黑龙江省双城市。清嘉庆十九年(1814)设协领驻防。光绪八年(1882)改置双城厅。

  • 平靖县

    西魏置,为应州平靖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西北五十里。隋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西北。为平靖郡治。隋大业初废。

  • 南安岩

    在今福建武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武平县: “南安岩在县南八十里。形如狮子。中有二岩,南岩窈窕虚明,石室天成; 东岩差隘,而石龛尤缜密,其中泉石种种奇胜,俗呼龙穿洞。”

  • 剌木城

    在今新疆哈密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5哈密卫: 剌木城 “在卫西。哈密旧恃此城为固。宏治九年,土鲁番部阿黑麻袭破哈密,使其党撒他儿守剌木城,哈密头目奄克孛剌结瓦剌部小秃列袭杀之”。

  • 梁山县

    ①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置,属万川郡。治所在今四川梁平县西聚奎镇 (黄土坎)。《寰宇记》卷149梁山军: 梁山县 “盖因界内高梁山为县名”。隋属巴东郡。唐属万州。北宋乾德三年 (965) 移治今梁

  • 勐 (猛) 旺

    又称勐邦。明代属车里宣慰司,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四十八里勐旺。清雍正六年(1728) 设土把总。傣语 “勐” 为坝子,“旺” 或“邦” 为飞貉 (鼯鼠),意即鼯鼠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