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汉阴县

汉阴县

①北魏置,属汉中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南郑县东北汉江南岸。后废。

②唐至德二年(757)改安康县置,属金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石泉县南汉江西南岸石泉咀附近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)迁治新店(今汉阴县)。元废。明初复置,属兴安州。清乾隆五十五年(1790)升为汉阴厅。1913年复改汉阴县,属陕西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魏置,治今陕西省汉中市南汉水南岸。属汉中郡。北周、隋间废。(2)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安康县置,治今陕西省石泉县南石泉嘴附近。属金州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徙至今石泉县治。元废。明初复置,属汉中府。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废入安康县。(2)今县名。在陕西省南部、汉水上游。面积 1347 平方千米。人口28.9万。辖12镇、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三国魏置安阳县,西晋改名安康县,故治在今石泉县东南。北周移石泉县南石泉嘴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改汉阴县,故治在今石泉县南石泉嘴附近。南宋绍兴二年(1132年)移至新店,即今址。元至元年间省为巡检司,入金州。明洪武三年(1370年)复置,属汉中府。嘉靖三十八年(1559年)属汉中府。万历十一年(1583年)属兴安州。清乾隆四十七年(1782年)又废入安康县;五十五年置汉阴厅,属兴安府。1913年罢厅设县,属汉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安康分区,1950年属安康专区。1958年省入石泉县。1961年复置,仍属安康专区。1969年属安康地区,2000年属安康市。地处大巴山地、汉中安康低山丘陵盆地和秦岭山地过渡区。主要河流有汉水及其支流月河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有樟、楠、银杏、三尖杉等珍稀树种。农产以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蚕茧、油桐、茶叶为主。有沙金、石棉、石膏、硫黄等矿。工业有化工、丝织、棉织、计量器等厂。阳安铁路、汉白公路经此,汉水通水运。古迹有明城墙、清文峰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开县

    ①明洪武六年(1373)降开州置,属夔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开县。《明史·张献忠传》:崇祯十四年(1641),“献忠乃悉众攻楚兵于土地岭,副将汪之凤战死,遂陷大昌,进屯开县”。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。1928

  • 河宗

    指今山西西北部及内蒙古清水河一带。《穆天子传》 卷1: “辛丑, 天子西征, 至于䣙人。 河宗之子孙䣙柏絮……。 戊寅, 天子西征, 鹜行, 至于阳纡之山,河伯无夷之所都居

  • 东丘

    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龙兴寺内。唐柳宗元有《永州龙兴寺东丘记》。

  • 柏谷坞

    一名百谷坞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四十里。《宋书· 王镇恶传》: 东晋义熙十二年 (416),晋兵伐秦,“破虎牢及柏谷坞”。同书 《王康传》: “司马楚之屯柏谷坞。” 即此。柏,又作百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

  • 雪王台泉

    又作薛王台泉。在今山东沂水县西高庄乡马兰村南。《清一统志· 沂州府一》: 雪王台泉“在沂水县西南八十里。《县志》: 台不知其所自始。或曰,故薛国之台也。泉出台前,南入桑泉水,入于沂”。

  • 关口山

    在今安徽宁国县东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宁国县:关口山在“县东南六十里。两峰错峙,若门扃然。一名狮象山。其中径隘溪深,崖坪相望,岩洞奇胜,泉壑纵横”。

  • 信石山

    亦名信立山。在今广西玉林市东南二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21郁林州: 信立山 “在南流县东南二里。一名牢石坡。高数十丈,坡上有平石。又有夹石,形如钟,侧立。《旧经》 云: 每岁秋日,乡人共侯此石,若云气

  • 安国寺

    ①唐咸通间建。即今河南洛阳市老城西南隅钟楼寺。②在今湖北黄州市东南二里。北宋苏轼有《黄州安国寺记》。南宋陆游《入蜀记》:“出城五里至安国寺,亦苏公所尝寓,兵火之余,无复遗迹,惟绕寺茂林啼鸟,似犹有当时

  • 臧家湾市

    即今江西浮梁县东北臧湾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2: 浮梁县有 “臧家湾”。

  • 居缺峒

    在今海南省琼山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琼州府琼山县: 居缺峒 “在府西境。元大历初,琼山黎多叛,主帅谭汝楫请兵讨之,次居缺峒,败‘贼’ 兵。‘贼’ 有九峒,而居野居中,为最大,周百二十里,草木蒙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