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清县

永清县

①北周保定二年(562)改大洪县置,属迁州。治所在今湖北保康县西北。隋属房陵郡。唐属房州。北宋开宝中废。

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会昌县置,属范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。辽属析津府。金属大兴府。元属大都路。明属顺天府。民国初属京兆尹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③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)置于益津关,为霸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霸州市。北宋景祐二年(1035)废入文安县。

④元至元十六年(1279)改南安县置,属南安路。治所即今江西上犹县。十七年(1280)复名南安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北周保定二年(562年)改大洪县置,治今湖北省保康县西。属光迁郡。隋属房陵郡。唐属房州。北宋开宝中废入房陵县。(2)五代周显德六年(959年)置,治今河北省霸州市。为霸州治。北宋景祐元年(1034年)并入文安县。(3)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以南安县改名,治今江西省上犹县。属南安路。次年改名上犹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部。属廊坊市。面积774平方千米。人口36.8万。辖5镇、5乡(含1回族乡)。县人民政府驻永清镇。唐时取“边境永清”之意;一曰因境内永定河水流湍急,浑浊多沙,时常为患,故取“河水永清”之意为名。春秋战国为燕国地。东汉以后为安次县地。唐武则天如意元年(692年)置武隆县。景云元年(710年)改名会昌县。天宝元年(742年)更名永清县,治今县城,属幽州。辽属析津府。金贞元元年(1153年)改属大兴府。元属大都路总管府。明初属北平府,永乐元年(1403年)改属顺天府。清因之。1914年属京兆特别区,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。1958年并入霸县,1961年复置。1968年属天津地区。1973年改属廊坊地区。1988年撤销廊坊地区,划归廊坊市。地处海河平原,白洋淀、文安洼区北部。永定河流经北境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谷子、棉花、甘薯。为省出口棉花生产基地县。石油、天然气资源丰富。有化工、编织、建材、机械等工业。廊霸等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大辛阁石塔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乐川县

    北周置,属西疆郡。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境。隋属临洮郡。唐废。

  • 莽吉塔城

    明初建,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北黑瞎子岛上木克得赫屯。明 《辽东志》 卷9: 海西东水陆城站有 “莽吉塔城”。

  • 破冢

   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 (故江陵县城) 东南三十里长江东岸。南朝宋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 排调》: “顾长康作殷荆州佐,请假还东。尔时例不给布帆,顾苦求之,乃得。发至破冢,遭风大败。” 即此。在今湖北省江

  • 熙河湟廓路

    亦作熙河路。北宋改熙河兰廓路置,治所在熙州 (今甘肃临洮县)。后改为熙河兰乐路。

  • 灵泉池

    在今甘肃武威市。《水经注》卷40:武始泽“径姑臧县故城西,东北流,水测有灵渊池”。即此。

  • 高邮府

    元至元二十一年 (1284) 改高邮路置,治所在高邮县 (今江苏高邮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、兴化、金湖、宝应等市县地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为高邮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改高邮路置。治高

  • 好景山

    ①在今福建漳州市东十五里。纡回起伏,凡景奇胜。《元和志》卷29龙溪县:“县东十五里至山,险绝无路。”《清一统志》谓即好景山。②一名石虎山。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漳浦县:好景山在“

  • 赵庄

    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丁蜀镇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宜兴县: 赵庄在 “县南三十里,蜀山相对”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藁城市区西北部。属张家庄镇。人口 7300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。有纺织、地毯、造纸等厂。通

  • 金瓜山

    在今甘肃礼县西十里。清光绪 《甘肃新通志》 卷7: 金瓜山 “前连小峰,上有石微指之即动,力撼之不动,土人谓之悬忽石。对面有高峰,苍松万株”。

  • 不期县

    即不其县。在今山东青岛市城阳区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作“不期”,字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