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安井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奉节县:“有永安井盐官。”唐李贻孙《夔州都督府记》:白帝城之左五里,得盐井十四。《寰宇记》卷148奉节县:“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,东西一百步,南北广四十步。碛上有盐井五口,以木为桶,昔常取盐。”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二》:古盐泉井,“《旧志》:七泉井在府东江心八阵图下,水可煮盐。又有上温井、下温井,在龙脊滩南。《通志》:今县东南三里,江滨沙碛,有井四五口。夏秋水没,春冬始见,井水泛沙而出, 味咸,俗呼臭盐井”。
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奉节县:“有永安井盐官。”唐李贻孙《夔州都督府记》:白帝城之左五里,得盐井十四。《寰宇记》卷148奉节县:“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,东西一百步,南北广四十步。碛上有盐井五口,以木为桶,昔常取盐。”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二》:古盐泉井,“《旧志》:七泉井在府东江心八阵图下,水可煮盐。又有上温井、下温井,在龙脊滩南。《通志》:今县东南三里,江滨沙碛,有井四五口。夏秋水没,春冬始见,井水泛沙而出, 味咸,俗呼臭盐井”。
在今青海西宁市南。上有南山寺。《清一统志 ·西宁府一》: 南禅山 “在西宁县西南三里,崖洞有佛像”。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分乐陵县置,属棣州。治所在今山东乐陵市西北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分饶安县复置,属沧州。贞观六年 (627)省入乐陵县。旧县名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南皮
南宋建,属蓬溪县。在今四川蓬溪县东蓬溪山。端平三年 (1236) 兵乱,遂宁府曾徙治于此。《元史·石抹狗狗传》: 至元四年 (1267),乞儿 “从攻蓬溪砦,死焉,子狗狗袭”。即此。
明洪武二十一年 (1388) 置,属泗城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东北三百二十里。嘉靖元年(1522) 废。古县名。明洪武二十一年(1388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凌云县东北处。属泗城州。嘉靖元年(15
在今江苏南京城内北京东路珍珠河上。始建于三国东吴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南京: 珍珠桥 “在洪武门大街”。1931年 “九 · 一八” 事变后,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,激起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
①南朝梁改下邳县置,为下邳郡及武州治。治所在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三里。东魏复改下邳县。②隋开皇二年(582)置,为疆泽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卓尼县西。三年郡废,县属洮州。大业三年(607)属临洮郡。唐
即白犬洋。今福建连江县东南白犬列岛。清光绪《七省沿海要隘全图》作白畎。
在今陕西华县西三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中和三年 (883),“李克用进军乾坑,与河中、易定、忠武军合; 尚让等将十五万众屯于梁田陂”。即此。胡三省注: “ 《旧书》 作 ‘良天陂’,在成店西三十里。
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左后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罕博音呼热东南。
即今辽宁彰武县西北九十里哈尔套镇。清光绪二十九年 (1903) 于此设县丞,民国改县佐。原名哈日陶力盖,蒙古语意为黑头山,以镇北低山呈黛色而得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