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兴县

永兴县

①三国吴太平二年(257)改余暨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萧山市。隋开皇九年(589)省。唐仪凤二年(677)复置,属越州。天宝元年(742)因与江夏郡永兴县重名而更名萧山县。

②北魏黄兴初置,属建昌郡。治所即今山东枣庄市西薛城。太和十五年(491)属彭城郡。武定五年(547)改属蕃郡。北齐废。

③南朝宋孝建元年(454)置,属建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境。梁废。

④南齐置,属齐昌郡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北大河镇东一里白花坂。隋开皇初改为新蔡县。

⑤南朝陈置,属郢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阳新县东五十里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)废入富川县。十八年(598)改富川县为永兴县,移治今阳新县。大业初属江夏郡。唐属鄂州。北宋为兴国军治。元为兴国路治。明洪武九年(1376)废入兴国州。

⑥唐光启中置,为新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北涿鹿县。辽为奉圣州治。金大定元年(1161)改名德兴县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复名永兴县,为奉圣州治,后为保安州治。明洪武初废。

⑦北宋熙宁六年(1073)改高亭县置,属郴州。治所即今湖南永兴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:“宋熙宁中,太宁李士燮以古便县基据郴江上,舟楫往来,贸易相通,可建邑居而设场市,乃更徙治焉,名曰永兴。”元属郴州路。明属郴州。民国初属湖南衡阳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三国吴以余暨县改名,治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长兴。属会稽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会稽县,唐仪凤二年(677年)复置,属越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萧山县。(2)北魏皇兴初置,治今山东省枣庄市西薛城。属建昌郡,太和十五年(491年)属彭城郡。东魏武定五年(547年)改属蕃郡。北齐省。(3)南朝齐置,治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北。属齐昌郡。隋开皇初改名新蔡县。(4)南朝陈置,治今湖北省阳新县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以后先后为兴国军、兴国路、兴国州治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废。(5)唐光启中置,治今河北省涿鹿县。为新州治。辽为奉圣州治。金大安元年(1209年)改为德兴县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复改为永兴县,为保安州治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湖南省东南部、耒水中游。属郴州市。面积 1979 平方千米。人口63.3万。辖8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汉置便县,治今城关镇,属桂阳郡。东晋省入郴县。南朝陈复置。隋又省入郴县。唐开元十三年(725年)析郴县置安陵县,治今高亭司,属郴州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高亭县,属桂阳郡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县治迁今城关镇,改名永兴县,沿袭至今。元属郴州路。明属郴州。清属郴州直隶州。1914年属衡阳道,1922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郴县专区,1951年属郴州专区,1952年属湘南行政区。1954年属郴县专区,1960年属郴州专区。1968年属郴州地区,1994年属郴州市。地处南岭山地东部,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主要有稻、甘薯、小麦、大豆、花生、烟草、茶叶。家禽、生猪饲养普遍,为三黄鸡主要产区。林产有松、杉、油茶等,为省油茶重要生产县。矿产有煤、铁、锰、铜、铅、锌等。工业有采矿、化工、冶炼、机械、针织、造纸等。小冶炼等传统手工业有名。京广铁路经过县西南部。有京珠高速公路、106国道、永安等公路。耒水通航。名胜有观音岩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嘉祐镇

    北宋置,在今河北阜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》: 古嘉祐镇 “在阜平县东。…… 《旧志》: 县东胜西庄有嘉中镇,盖即嘉祐之讹也”。

  • 玛纳斯河

    一作马纳思河。源出新疆玛纳斯、沙湾、和静三县交界处,北流经玛纳斯西,西北流经沙湾县北、克拉玛依市东,东北流入玛纳斯湖。清徐松《西域水道记》卷3:玛纳斯河,“准语(蒙古语),玛纳,巡逻也。斯,谓其人,滨

  • 乡溪

    即今湖北兴山、秭归县境之香溪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夔城“西北皆枕深谷,东带乡溪,南侧大江”。

  • 神泉镇

    即今广东惠来县南神泉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来县: 神泉镇在 “县南十里。有巡司。洪武初置于县之北山村。二十七年改置于此,当神泉澳口。海寇猖獗,兵民难以寄顿。嘉靖三年筑城,周不及二里。有兵戍守”。在

  • 谋统郡

    唐南诏置,属宁北节度。治所即今云南鹤庆县。南诏后期属剑川节度。宋大理改谋统府。见“谋统府”。

  • 小湘峡

    在今广东高要市西小湘镇东,西江峡口。道光《高要县志》:小湘峡“在县西北四十里。高数十仞,群峰矗峙,大江流其中,多良材美竹”。北宋皇祐四年(1052),侬智高犯端州,州守李宝臣建议以兵数千人伏小湘峡。即

  • 黄金税课局

    即今江西赣州市西南黄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赣州府赣县: 黄金税课局 “在府西。相近曰大壶税课局。府东又有社富税课局,俱明初置”。

  • 阳城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商水县西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商水县境。东汉废。

  • 费德哩山

    在今吉林靖宇县南。为松花江与辉发河的分水岭。《清一统志 · 吉林一》: 费德哩山 “在(吉林) 城南五百里,高二十里,周四百余里”。光绪《吉林通志》 卷18: “费德哩,倚傍也。”

  • 子云亭

    在今四川郫县西二十里友爱乡子云村。杨雄字子云,西汉著名学者,郫县人。死葬于子云村,后人建亭。唐刘禹锡《陋室铭》云:“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”即此。明建亭于拜台之南,清重建于拜台并建祠。今亭毁而祠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