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心寨
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高罗安抚司:水心寨在“司南三里。有水心山,砦据其巅”。
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高罗安抚司:水心寨在“司南三里。有水心山,砦据其巅”。
即今西藏亚东县东北帕里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帕尔宗城 “在日喀则城西南六百四十里”。1960年并入亚东县。帕尔宗,又作帕克里、波巴朗。清康熙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亚东县东北帕里镇。
在今山东滕州市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2滕县:北石桥泉“旁有三里桥、大乌等泉,俱注于北沙河”。
西汉元封二年 (前109) 置,属益州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宜良县北古城附近。三国蜀属建宁郡。南朝梁末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云南省宜良县东北、南盘江北岸。属益州郡。三国蜀汉属建宁郡。南朝梁废。
在今福建长乐市东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长乐县:元祐港“宋元祐中,(县)令袁正规以县境田多洼下,因凿港以道溢水,流通漳港,以入于海,因名”。
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。《史集》 (第1卷)记载,金代时克烈部首领撒里黑汗居斡儿寒(鄂尔浑) 河,在与塔塔儿部战争中,曾移驻Tui-Tagachu之地。其地应在鄂尔浑河源杭爱山之南,清代图籍称为推
元置,在今湖南衡阳市西南路口。《永乐大典》 卷19423记载,路口站为马站。
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六十里香积山香积寺侧。唐杜甫 《涪城县香积寺官阁》 诗云: “寺下春江深不流,山腰官阁回添愁。”
即浙江武义县西南柳城镇。明初属丽水县,置鲍村巡司于此。景泰三年 (1452) 为宣平县治。即今浙江省武义县西南柳城镇。明初置鲍村巡检司于此。景泰三年(1452年)于此析丽水县置宣平县。
亦名梁山、剑山、剑门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小剑戍“西去大剑三十里,连山绝险,飞阁通衢,故谓之剑阁”。《寰宇记》卷84剑门县:“大剑山亦曰梁山。《山海经》:高梁之山,西接岷、崌,东接荆
在今上缅甸 (今缅甸东北隅尚为掸族居住区)。《后汉书·和帝纪》: 永元九年 (97) 春正月,“永昌徼外蛮夷及掸国重译奉贡”。同书 《西南夷列传》载: 永宁元年 (120),“掸国王雍由调复遣使者诣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