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水城县

水城县

1913年改水城厅置,属贵州贵西道。治所即今贵州水城县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


在贵州省西部、乌江南源三岔河上游,邻接云南省。属六盘水市。面积3605平方千米。人口72.3万,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8万,主要少数民族为苗、彝、布依、白、水、回、仡佬、蒙古等。辖1镇、31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滥坝镇。本大定府地,清雍正十年(1732年)置水城厅。1913年改水城县,属黔西道(1914年改名贵西道)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66年由水城县析置水城特区。1970年水城县撤销,并入水城特区。1987年改设水城县,属六盘水市。喀斯特地貌。北部大河、阿勒河属长江水系,南部巴都河、巴朗河等属珠江水系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有玉米、稻、油菜籽、小麦、马铃薯、大豆、生姜等,特产有黔西马及党参。县境煤藏丰富,还有铅、锌、银、硫铁、硅石等矿。有煤炭、钢铁、电力、建材等工业。公路通各乡镇。古迹有剑齿象化石及古人类遗址硝灰洞、南形天生桥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子营

    在今河北故城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3故城县:太子营在“县(治今县东北故城镇)西北五十里有太子营,沙溪所经也。相传唐太子建成讨刘黑闼尝驻于此”。

  • 榜葛剌国

    亦作鹏茄罗 (啰) 国、明呀喇。在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一带。《明史·外国传七》:“榜葛刺,即汉身毒国,东汉曰天竺。……榜葛剌则东印度也。自苏门答剌顺风二十昼夜可至。永乐六年,其王霭牙思丁遣使来朝,

  • 宁夏中卫

    明永乐元年(1403)置,属陕西都司。治所即今宁夏中卫县。清顺治十五年(1658)并入宁夏右屯卫。明永乐元年(1403年)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改为中卫县。

  • 甲父

    古国名。在今山东金乡县南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六年(前526),齐侯伐徐,徐人行成,“赂以甲父之鼎”。杜注:“甲父,古国名。高平昌邑县东南有甲父亭。”

  • 苑川郡

    十六国西秦乞伏国仁置,治所在苑川城(今甘肃榆中县东北)。夏赫连定废。

  • 排养汛

    清置,属清平县。即今贵州台江县西南排羊乡。旧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杜姥宅

    在六朝台城南掖门外,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乾河沿南。《晋书·后妃传下》:“孝武帝立,宁康二年,以后母裴氏为广德县君。裴氏名穆,长水校尉绰孙,太傅主簿遐女……初穆渡江,遂享荣庆,立第南掖门外,世所谓杜姥宅云

  • 荆湖南路

    北宋至道三年 (997) 分荆湖路南部置,简称湖南路。治所在潭州 (今湖南长沙市)。辖境相当今湖南汨罗、益阳、安化、洞口、绥宁等县以南及广西越城岭以南湘水、灌水流域。元废。简称湖南路。北宋初置。雍熙二

  • 彭公湖

    一作潘光湖。即今西藏日土县北班公错,跨克什米尔境。清末辛亥年版 《西藏新志》 卷上:“彭公湖,土人称为哥木克那喇令湖,取义明媚而且狭长。此湖自克什米尔之东边,跨西藏之西陬,横截两国之疆界,东西达一百英

  • 东高山

    又名登山、东门山。在今湖北咸宁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一》:东高山“在咸宁县东 一里。为邑之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