毋辟邑
即无鼻城。在今河南孟县东。《水经·湛水》:“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……东过毋辟邑南。”
即无鼻城。在今河南孟县东。《水经·湛水》:“湛水出河内轵县西北山……东过毋辟邑南。”
北宋置,属安丰县。即今安徽寿县南谢步乡。
①唐景福二年(893)改将水场置,属建州。即今福建顺昌县。五代闽龙启元年(后唐长兴四年,933)升县并改名顺昌县。②即今四川安岳县东二十里永顺乡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永顺场“即岳庆桥。在治东二十里
清光绪三十三年(1907)析龙江府地置,属龙江府。治所在甘井子(今黑龙江省甘南县)。1926年改为甘南设治局。
唐置,在今青海尖扎县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39达化县: 黄沙戍 “在县东六十里”。后废。
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北二十二里大市圩。 南朝梁、陈间移耒阳县治此。
在今安徽祁门县西南南宁河上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祁门县: “西南十三里有阊门滩,善覆舟。旻开斗门以平其隘,号路公溪。后斗门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04祁门县: 阊门滩 “在县西南一十里。夹滩两岸有大坛
明洪武初置,属广南府。在今云南师宗县东南科白。寻废。
在今陕西略阳县北。《续资治通鉴长编》:北宋乾德二年(964),王全斌伐蜀, 由凤州路进讨,“攻拔乾渠渡、万仞、燕子等寨,遂取兴州”。
清雍正十一年(1733)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即今四川康定县。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4:“相传汉诸葛武侯南征,遣将郭达安炉打箭之地。”因名。实是其地为打,折二水汇流之处,藏语称打折多,音讹为打箭炉。简称为炉城
即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 泰常元年 (416),“大狝于牛川,登釜山,临殷繁水而南”。古水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察哈尔右翼后旗西南五德沟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泰常元年(41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