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东县

武东县

①1940年晋冀鲁豫边区由武乡县东部析置,属太行区。治东村 (在今山西武乡县东)。1945年9月撤销,与武西县合并复置武乡县。

②1948年绥蒙政府由武川县东部析置,治旗下营 (今内蒙古卓资县西北旗下营镇)。1949年迁大滩 (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西大滩乡)。1954年改属内蒙古自治区,迁回旗下营。1958年撤销,并入四子王旗、察哈尔右翼中旗、卓资县和武川县。


旧县名。(1)太行抗日根据地设。1940年由河北省武安县东北部北洛河以北的西寿庄、上焦寺、西土山、大同、邑城一带析置。以位县东得名。治南盆水,后迁上焦寺。1946年撤销,并入武安县。(2)太行抗日根据地设。1943年由山西省武乡县东部析置,治东村。以位县东得名。1945年撤销,仍并入武乡县。(3)晋绥解放区设。1948年由绥远省武川县(今属内蒙古)东部析置。以位县东得名。治旗下营(今内蒙古卓资县旗下营镇),1949年迁大滩(今属内蒙古察哈尔右翼中旗)。1954年改隶内蒙古自治区,迁回旗下营。1958年撤销,并入四子王旗、察哈尔右翼中旗、卓资县和武川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鼻亭

    即有鼻。亦作鼻墟。在今湖南道县北。见“有庳”。

  • 北路右翼左后旗

    即蒙古土谢图汗部右翼左后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布尔根省罕博音呼热东南。

  • 泮山

    即半山。在今云南凤庆县东一百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顺宁府》: 泮山 “峻峭极险,其下即澜沧、黑惠二江合流之处,土人名曰泮江”。

  • 星嘉坡

    即今新加坡。《清史稿·邦交志二·英吉利》: 光绪三年 (1877),“始于英属地星嘉坡设领事”。

  • 绥德县

    ①西魏大统十二年 (546) 于邱宁谷置,为绥德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清涧县西北清涧河南岸。北周属安宁郡。隋属雕阴郡,隋末废。唐武德二年(619) 复置,移治清涧河北岸,即今清涧县。后属绥州。五代末年废。

  • 保圣寺

    在今江苏吴县东南角直镇。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 (503)。唐至清均曾修建。天王殿是寺内保存最古的木结构建筑之一,虽大部分为明代遗物,但还保存有宋代建筑传统的制作手法。寺内原有罗汉塑像十八尊,相传为唐

  • 王弄山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最宁府。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六十七里老回龙。元代分为大、小二部,属临安路。明改王弄山长官司。大理国置。“领屈中、阿马、阿月三部”(《方舆胜览》)。治今云南省文山县西。元属临安府。明洪武十五年

  • 卓驮坪

    一作苇驮坪。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9金州: “绍兴十六年和好成。割上津县鹘岭关外卓驮平为界。” 民国臧励龢 《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》 讹为草驮坪。

  • 陀历道

    古代中国对古印度的交通道路。唐道宣《释伽方志》卷下:“后燕建兴末,沙门昙猛者从大秦路入达王舍城,及返之日,从陀历道而还东夏。”陀历国(故地在今巴基斯坦印度河上游达迪斯坦附近),为南北交通重要山道所经,

  • 白石镇城

    唐宣宗时筑,在今甘肃西和县西南三里。《方舆胜览》卷70西和州:“丙午,金人初犯中原。越五年,陕西尽陷,……熙河偏将关师古率熙河兵戍于本州之白石镇,外控强敌,内为全蜀之保障,州遂侨治于北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