槐芽镇
即今陕西眉县东南槐芽镇。清 《郿县志》卷4: 槐芽镇在 “县东三十里”。
在陕西省眉县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槐芽街,人口5830。镇以驻地名。相传,宋代此地严冬槐林萌芽,建村名槐芽。清初设镇。1950年设槐芽区,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建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,盛产苹果、辣椒、烤烟。西宝公路南线与槐汤公路交会处。有钢木家具、奶粉等厂。是县东部最大集镇。
即今陕西眉县东南槐芽镇。清 《郿县志》卷4: 槐芽镇在 “县东三十里”。
在陕西省眉县北部。面积33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槐芽街,人口5830。镇以驻地名。相传,宋代此地严冬槐林萌芽,建村名槐芽。清初设镇。1950年设槐芽区,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建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,盛产苹果、辣椒、烤烟。西宝公路南线与槐汤公路交会处。有钢木家具、奶粉等厂。是县东部最大集镇。
①一名大河。又名北河。即今江西东北部昌江,为鄱江北源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浮梁县: 昌江“在县南。水西流会诸溪水入鄱江”。②即今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西南之昌化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昌化县: 昌江在
战国秦昭襄王二十八年(前279)置,治所在狄道县(今甘肃临洮县南)。以在陇山之西而得名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陇山以西、黄河以东、西汉水和白龙江上游以北、祖厉河和六盘山以南之地。东汉以后逐渐缩小。三国魏移治襄
在今甘肃高台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3高台所:红城渠在“所西北三十五里”。
北宋熙宁元年(1068)置,属秦州。在今甘肃通渭县西南。金升为县。北宋熙宁元年(1068年)置,在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南。属秦州。金升为县。
明洪武初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南。后废。
北魏孝昌三年 (527) 置,为渭南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四里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名渭南县。
①西汉元康元年(前65)改杜县置,属京兆尹。治所在今陕西长安县东杜陵南五里。因在杜县之东,并修有宣帝陵,故名。三国魏改为杜县。②南朝梁置,为杜陵郡治。治所在今广东阳西县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杜原
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二十七里。《后汉书·朱儁传》: 南阳黄巾起义军孙夏为帅,“还屯宛中。俊急攻之。夏走,追至西鄂精山,又破之”。《魏书· 地形志》: 南阳郡西平县 “有精山”。即此。
在今广西苍梧县东北,南流入广东封开县,注入西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梧州府苍梧县:东安水“在府北四十里。东南流入广东封川县界,注于大江”。
北宋崇宁三年(1104)于唐米川县故址修筑,属廓州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南黄河北岸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廓州:米川城“王厚云:米川沿河西至廓州约六十里,过河取正路至结啰城约三程,本城至廓州约三十余里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