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楚王城

楚王城

①在今安徽芜湖县北三十里黄池乡九女墩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9宁国府: 楚王城 “在宣城县东北百里,兵兴尝把隘于此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5宁国府: 楚王城 “在府城北一百里,相传吴楚相拒筑此城”。

②一名楚城。在今河南信阳县北偏西六十里苏楼村西侧。战国时楚筑。楚襄王曾都于此。故名。西汉为成阳县治。北魏为城阳郡治,南朝梁为楚州治。《梁书·马仙琕传》: 南朝梁天监七年 (508),魏豫州人白皂生杀其刺史琅邪王司马庆曾,以悬瓠来降,“仙琕进顿楚王城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50 “武城”条下: “ 《郡志》 云: 今州北六十里有楚王城。即楚武王破申时所筑。”

③亦曰楚王戍。在今河南新蔡县东北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 “ (葛陵) 城之东北有楚武王冢,民谓之楚王岑。”北魏置戍于此,谓之楚王戍,亦曰楚王城。

④在今湖北云梦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7德安府: 楚王城 “在云梦县东一里。按 《左传》 定公四年吴入郢,楚昭王奔郢,岂当时筑城以自保欤”。


又称楚城。在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北。战国时楚襄王曾都于此,故名。相传楚文王破申时筑。西汉为成阳县治所,北魏为城阳郡治所,南朝梁为楚州治所。位于信阳与汝南间交通要地,南北朝常争战于此。隋时郡、州、县皆先后罢废。宋后古城湮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休阳县

    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)孙权置,属新都郡。治所在鸺山(即今安徽休宁县西二里凤凰山)。以地居鸺山之阳为名。吴永安元年(258),改名海阳县。古县名。东汉建安十三年(208年)孙权置,治今安徽省休宁县西灵

  • 玳瑁县

    即瑇瑁县。西汉置,属珠崖郡。治所在今海南省琼山县南。后废。《舆地纪胜》卷 124 引《寰宇记》: “郑彦 《琼记》 云: (琼) 山在古玳瑁县。”

  • 杨芳林市

    即今湖北通山县西南四十里杨芳林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通山县西南有杨芳林市。

  • 水达达路

    又作女直水达达路。元中叶析开元路置,属辽阳行省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佳木斯市、兴凯湖以东,包括俄罗斯境黑龙江下游两岸及乌苏里江东岸地区。水达达部族不事耕稼,以捕鱼为生。元至元二十一年(1284)派军士在

  • 曲甸湖

   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曲甸湖“在楚雄县东北三十里。川原平阔,多水族之利。有南坝,本朝康熙年修筑”。古湖泊名。在今云南省楚雄市东北。有南坝,清康熙时筑,以蓄水溉田。

  • 兰江县

    北宋置,属羁縻智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南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宋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南。属智州。后废。

  • 汤溪

    即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之汤溪河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江水“左则汤溪水注之。水源出县北六百余里上庸界,南流历县翼带盐井一百所,巴川资以自给。粒大者,方寸,中央隆起,形如张伞,故因名之曰伞子盐。有不成者,形亦必

  • 淮州镇

    亦作怀州镇、淮口镇。即今四川金堂县东南淮口镇。民国 《金堂县志》 卷1: 怀口镇 “俗名淮州,清初设,距城八十里”。

  • 钟 (鍾) 英山

    在今云南宾川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宾川州: 钟英山 “基垂百里。产竹箭,饶毛革之利”。

  • 牛华溪

    又名油华溪、牛花溪。即今四川乐山市南二十里牛华镇。《清一统志·嘉定府》:牛花溪盐课司“在犍为县北九十里。其地有油花溪,即四望溪之上源,后讹为牛花,与乐山、荣县、井研皆接界。本朝雍正七年设巡司,乾隆九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