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坞
①在今江苏吴县城西北隅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 “桃花坞” 条引陈沂 《南畿志》: “桃花坞在阊门内北城下。宋时为枢密章楶别业。后为蔬圃。明唐寅于此地筑桃花庵。”
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。唐李白有 《忆秋浦桃花坞旧游》 诗。
①在今江苏吴县城西北隅。《清一统志·苏州府一》 “桃花坞” 条引陈沂 《南畿志》: “桃花坞在阊门内北城下。宋时为枢密章楶别业。后为蔬圃。明唐寅于此地筑桃花庵。”
②在今安徽贵池市西。唐李白有 《忆秋浦桃花坞旧游》 诗。
1933年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置,治所与巴中市同。其辖境为巴中县城郊。1935年3月废。旧县名。川陕苏区设。1933年由四川省巴中县城郊析置,治巴中县城(今四川巴中市)。1935年春红军北上后撤销。
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置,属太平府。治所在今广西宁明县东明江镇。以明江为名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宁明县东部地。1912年改为明江县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东明江。因明江
俗称姚伏塔。在今宁夏平罗县南四十里姚伏镇东二里。因古田州城而得名。西夏始建。清乾隆四十八年(1783)重修。为七层六角形楼阁式砖塔。通高38米。
亦作故陵沱。在今四川云阳县东高坪乡(故陵场)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23云阳县:“按故陵者,即古陵陀也。郦道元以为旧郡治,今名旧县坝矣。”清李元《蜀水经》卷6:“南岸数小峰如陵,古林即故陵之讹也。”
①在今山西运城市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河东郡安邑县: “盐池在西南。” 《水经·涑水注》:“今 (盐) 池水东西七十里,南北十七里,紫色澄渟,潭而不流。水出石盐自然印成,朝取夕复,终无减损。惟山水暴至,
明嘉靖间建,在今陕西耀县西北。清嘉庆《耀州志》 卷3: “岸门在州西北八十里分水岭上。嘉靖三十二年参政张涣以虏报急,乃令知州李延宝筑此。”明嘉靖二十三年(1544年)置,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。属
北宋置,属石照县。即今四川合川市西三十里铜溪镇。
在今福建霞浦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福宁州:池家岭“中有古涧,深百余仞。又有石门,俗呼仙人洞”。
在今北京市西部。古代北京地区第一个人工灌溉渠,为曹魏镇北将军刘靖所筑。分㶟水(今永定河)之流, 自梁山(今石景山)以南,傍河筑坝,障水东下,名戾陵遏。又从戾陵遏以下凿车箱渠,穿行今八宝山
①北魏正光五年 (524) 置,治所在高平郡(西魏改为高平县,即今宁夏固原县)。辖境相当今宁夏固原县至甘肃平凉市一带。隋大业三年 (607),州废为平凉郡。唐初复改为原州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