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桃川镇

桃川镇

即今湖南江永县西南六十二里桃川镇。明洪武二十九年 (1396) 置桃川守御千户所,并置巡司于此。


(1)在湖南省江永县西南部、高泽源入桃水处。面积139.9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桃川,人口 8570。 以其濒桃水北岸,居县境西南盆地,故名。明设桃川千户所和桃川市巡检司。1953年置桃川镇,1954年更名太平镇。1958年并入桃川公社,1961年析置桃川镇。1984年桃川乡并入,1995年上洞乡并入。主产稻、甘蔗、香芋,盛产香柚。工业有碾米、食品、制糖、农机、铁合金、发电、电石等厂。有湘南最大的综合性集贸市场,为湘、粤、桂边境集贸重镇。耕牛交易有名。道恭公路经此。(2)在陕西省太白县东北部。面积330平方千米。人口6510。镇人民政府驻杜家村,人口470。镇以桃川河得名。1949年设灵丹庙乡,1961年改桃川公社。1984年改乡,1997年设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,特产山茱萸。有公路通太白及岐山县。境南部属太白山自然保护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云龙甸军民府

    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)置云龙甸军民总管府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云南云龙县西南四十二里旧州。泰定二年(1325)前改州。元初改云龙赕置。治今云南省云龙县西南旧州。元泰定以前改为云龙州。

  • 扶溪镇

    在今广东广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肇庆府广宁县:扶溪镇“有巡司,本属四会县,后改今属。《志》云,司置于太平都东乡水口,后移县南扶洛口,万历十一年改置于官埠”。在广东省仁化县东部、扶溪河畔。面积18

  • 炉山

    在今山东临沂市东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沂州 “艾山” 条下: 炉山 “旧产金”。

  • 太和山

    ①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。汝水经其下。山有太和谷。北魏置太和城,盖以山名。②即武当山。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武当山“一曰太和山”。《元和志》卷21武当县:武当山“一名太和山,在县南八十里

  • 观音堂镇

    ①又名观型堂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二十四里凤溪镇。清光绪《青浦县志》卷2:观音堂镇“昔有杜妪供大士像,香火渐盛,故名”。②即今河南陕县(驻三门峡市湖滨区)东六十八里观音堂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9:

  • 勐 (猛) 喇

    即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勐拉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设掌寨。光绪 《大清直省地舆全图》: 金平西南有猛喇砦长。

  • 南望山

    在今贵州开阳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贵阳府: 南望山 “崇峰大箐,岚气昼冥,人迹罕至,为郡之镇”。又称南山。在贵州省息烽县中部,西与西望山相峙。主峰南极顶,海拔 1749.6 米。山腰有石灰岩

  • 吉潭墟

    即今江西寻乌县东三十里吉潭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长宁县东有吉潭墟。

  • 营城子站

    即今吉林九台市东营城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吉林府吉长铁路有 “营城子” 站。

  • 天塘山

    即今广西容县、北流两县东南之天堂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4梧州府:天塘山“在容县南一百五十里。上有塘水,旱涝不增减,故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8容县:“《通志》:山周二百余里,南接信宜。多竹木,有石窍出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