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尘墟
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林尘镇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林尘在 “州北六十里”。
即今广东化州市西北林尘镇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 卷10化州: 林尘在 “州北六十里”。
即今河南沁阳市西三十里柏香镇。《清一统志 ·怀庆府》 作 “柏香镇”。在河南省沁阳市西南部。面积53.5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柏香,人口 5830。传古有柏树林,香气四溢,故名。金置镇。
1946年8月陕甘宁边区由商县、雒南二县析置,治北宽坪唐渠 (今陕西商州市东北宽坪)。取二县首字为名。1947年撤销。旧县名。1946年由陕西省商县、雒南两县析置,治北宽坪唐渠(今陕西商洛市商州区东北
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。山麓有大觉寺、秀峰寺,为旸台山之胜。清《日下旧闻考》卷106引辽僧志延《旸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》:“旸台山者,蓟壤之名峰。”即此。
①三国魏置,属乐安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东北苑城。西晋属乐安国。北魏废。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会城县置,属齐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高青县东南高城镇。唐属淄州。北宋景德三年 (1006)改为宣化军,熙宁
①亦作崇州。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南梁北巴州置,治所在阆中县 (今四川阆中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86阆州: 隆州 “取其连冈,地势高隆为郡名。后魏 《典略》 云: 此州故有隆城坚险,因置隆州”。北
明正统后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黑龙江省阿城市阿什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正统后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辖区约当今黑龙江省阿城市阿代河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一名河埠桥。即今江西临川市南五十里河埠乡。清同治 《临川县志》 卷1下: 九十八都有河埠墟。
即今广东阳春、阳东、阳江三市县境之漠阳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8南恩州: 漠阳江 “在阳江县西,自阳春县界南流入海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阳江县: 漠阳江 “在县城西。自阳春县东南流,历受众水,其势始
①西晋置,属乐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寿阳县西南。在寿水之阳,故名。永嘉后废。隋开皇十年(590)复置,属并州。治所即今寿阳县。大业初属太原郡。唐属太原府。金属平定州。元属冀宁路。明属太原府。清雍正二年(1
在今浙江海宁市 (硖石镇) 东南四十里黄湾乡。清乾隆初由西路盐场分设。《两浙盐法志》 卷1疆域: 黄湾场 “在海宁州 (治今盐官镇) 东二十七都十四庄旧仓地方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