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杏林镇

杏林镇

在今陕西扶风县东二十五里杏林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5扶风县:杏林镇“其地多杏,亦曰杏林古驿”。


(1)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北部。面积52.2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曾营。因杏林村得名。1957年由同安县划归厦门市郊区。1958年设杏林公社,1984年改乡,1991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薯、花生、大豆等。有捕捞业。鹰厦铁路、厦隘公路经此。南有马銮码头。(2)在陕西省华县中部偏北。面积90平方千米。人口3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华县火车站,镇区人口1.3万。因盛产杏,故名。1958年设杏林公社,次年撤。1961年复公社,1984年设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。有钢铁、桥梁、化肥、纺织、塑料、家具、食品加工、竹艺等厂。陇海铁路经此并设站。(3)在陕西省扶风县东部。面积36平方千米。人口2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杏林村,人口 2460。镇以驻地名。宋代名医石得之行医不取酬,愈者只需植杏树一株,后成林,取名杏林。亦称杏林古驿。1950年设杏林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7年设镇。主产小麦、玉米、油菜籽,盛产烤烟、苹果、葡萄。有造纸、机械、农机、砖瓦等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家山

    在今安徽巢湖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巢县:万家山在“县西北二十里,当四会之冲,一名回车弄”。

  • 铜陵县

    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龙潭县置,属端州。治所在今广东阳春市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58春州铜陵县: “以界内有铜山”为名。大业初属信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勤州治,五年 (622) 州废。

  • 长安

    战国秦长安君封邑,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西汉于此置长安县。集镇名。在海南省澄迈县东部。属金江镇。人口1850。为原长安镇人民政府驻地。清乾隆建圩,原名永安市,道光年间改今名。农产稻、蔬菜、甘薯、花生、咖

  • 高吴

    即高鱼。在今山东郓城县北。《旧五代史·梁书 · 太祖纪一》: 乾宁二年 (895),“遣朱友恭帅师复伐兖,遂堑而围之。未几,朱瑄自郓率步骑援粮入于兖,友恭设伏以败之,尽夺其饷于高吴”。

  • 坡州山

    在今广西田东县东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5向武州: 坡州山 “在富劳县北三里。山形如虎,又名虎山”。

  • 悉利砦

    北宋筑,在今陕西横山县东 《宋史·太宗纪》 : 雍熙二年 (985),“夏州行营破西蕃息利族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: 悉利砦 “在废银州北。宋雍熙二年,王侁等讨李继迁,出银州北,破悉利诸砦,入独论川

  • 遐来物

    古国名。又作吉利门。即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以北爪哇海中之卡里摩爪哇群岛。一说在今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北部米那哈撒半岛。元汪大渊 《岛夷志略》 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程村

    即今山东汶上县南二十五里程村寺。清康熙《续修汶上县志》 卷1有程村站寺。

  • 梵宗寺

    ①俗称北大庙。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 (乌丹镇) 北八里。始建于清乾隆八年 (1743),乾隆二十年 (1755) 竣工。为汉式建筑的藏传佛教寺院。由山门、正殿、东西配殿、关帝殿和经卷殿组成。殿内多彩绘图

  • 旧县江

    即今广西崇左县西北左江支流黑水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太平府崇善县:旧县江“在府西北。一名崇善江。合思城州、太平州诸水,流经故县北,又东南入丽江。《志》云:旧县东又有崇善水出崇官山,与崇善江合流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