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望江县

望江县

①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义乡县置,属熙州,大业初属同安郡。治所即今安徽望江县。取举目可望江流为名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于县置高州,寻改智州。七年 (624) 属严州,后属舒州。南宋属安庆府。宋末曾迁治东流县香口镇 (今东至县西香口乡)。元初还旧治,属安庆路。明属安庆府。民国初属安徽安庆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

②唐贞观四年 (630) 置,属羁縻琰州。治所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。后废。


(1)古县名。唐贞观四年(630年)置,治今贵州省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北。属琰州。后废。(2)今县名。在安徽省西南部,东、南濒长江。属安庆市。面积1364平方千米。人口60.2万。辖9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雷阳镇。东晋安帝置新冶县,治今雷阳镇,属晋熙郡。隋开皇十一年(591年)改为义乡县;十八年取举目可望江流为名,改置望江县,属熙州。唐属舒州。南宋属安庆府。元属安庆路。明、清属安庆府。1914年属安庆道,1927年直属安徽省。1949年属皖北行署区安庆专区,1952年属安徽省安庆专区。1959年与怀宁县合并为怀望县,1961年恢复二县。1971年属安庆地区。1988年为安庆市辖县。地处丘陵洲圩地区,西北部和中部岗冲起伏,沿江及皖河下游为江河冲积洲地和湖泊沉积的圩垦地带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棉花、油菜籽、小麦为主,为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之一。盛产鱼、虾、蟹及菱、藕、莲子、芡实、荸荠等水产。赛口的鳜鱼、螃蟹、虾米有名。工业有纺织、化肥、机械、建材、皮革、轧花等厂。挑花巾为传统工艺品。月北公路斜穿西北部,太华公路经县城。长江申汉航线停靠华阳港。古迹有雷池遗址。纪念地有渡江烈士陵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妙峰寺

    在今福建安溪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泉州府》:妙峰寺“在安溪县北翠屏山麓。明里人李先春建。本朝(清)大学士李光地读书于此”。

  • 阿泽

    又作河泽、柯泽。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襄公十四年(前559),卫献公出奔齐,孙林父追之,“败公徒于河泽”。或作“阿泽”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右历柯泽,《春秋·左传》 襄公十四年,卫孙文子败

  • 大西门

    五代杨吴金陵城的正西门,明代改名石城门。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。

  • 东合州

    唐贞观元年(627)改南合州置,治所在海康县(今广东雷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雷州、遂溪、徐闻、湛江等市县地。八年(634)改为雷州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改南合州置,治海康县(今广东雷州市)。辖今广东

  • 立发桥

    即力乏桥。今江苏海安县东十里立发乡。

  • 参封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当在今山东东部。东汉省。

  • 三脚?

    亦作三角��。即今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。清属独山州,设三脚��州同驻此。1913年改设三合县。1941年改设三都县。1957年改设三都水族自治县。

  • 三衢山

    在今浙江常山县北二十二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6:衢州“以州有三衢山,因取为名”。《寰宇记》卷97常山县:三衢山,“《东阳记》云:山上有石,周回三百步”。在浙江省常山县中部。传昔有洪水自顶涌出,分三道而下,

  • 云岩寺

    ①在今江苏苏州市虎丘山上。北宋朱长文《吴郡图经续记》卷中:云岩寺“即晋东亭献穆公王珣及其弟珉之宅。咸和二年舍建精庐于剑池,分为东西二寺,寺皆在山下。盖自会昌废毁,后人乃移寺山上”。唐时避太祖讳,改名武

  • 小河溪镇

    即今湖北孝昌县东北小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孝感县“九里关”条下:小河溪镇“在县北百二十里。地险僻。《志》云,即王莽时王常起兵处”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嘉庆间改设县丞。民国设县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