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普宁县

普宁县

①西魏废帝二年 (553) 改怀仁县置,为怀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仁寿县东二里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为仁寿县。

②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改奉化县置,属藤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容县。大业初属永平郡。唐属容州,元和中为容州治。元为容州路治,后为容州治。明洪武十年 (1377) 并入容州。

③明万历十年 (1582) 改普安县置,属潮州府。治所在今广东普宁市北。十四年 (1586) 移治今普宁市东北洪阳镇。清顺治 《潮州府志》 卷1: 取 “普遍宁谧之义”。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49年迁治流沙镇 (即今普宁市)。1993年改设普宁市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魏置,治所在今四川省仁寿县东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为仁寿县。(2)隋开皇十九年(599年)改奉化县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,属藤州。唐元和中为容州治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省入容州。(2)古旧县名。明万历十三年(1585年)改普安县置,治今广东省普宁市北洪阳镇,属潮州府。后迁黄坑。1952年迁治流河镇。1993年撤销,改设普宁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半线

   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。原称半线社,为高山族聚居地。清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2有半线庄之名。康熙末已成半线街。雍正元年(1723)于此设彰化县。即今台湾省彰化县驻地。清康熙五年(1666年),台湾郑经将刘国轩

  • 金殿

    俗称金顶。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武当山天柱峰顶端。明永乐十四年 (1416) 建。面阔、进深各三间,高5.54米,宽4.4米,深3.15米,全为铜铸鎏金。为四坡重檐庑殿式仿木结构。殿基为汉白玉雕花须弥座

  • 白沙渡

    ①在今浙江建德市南新安江上。宋《淳熙严州图经》卷2建德县:“白沙渡在县(治今梅城镇)西六十里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0建德县:白沙渡“新安江渡口也。《南征记》:自建德县绕乌龙岭背,出白沙渡入寿昌,自常山县

  • 龙湖墟

    即今广东潮安县北龙湖镇。清光绪《潮州府志》卷14:海阳县“墟市”有龙湖墟。

  • 多伦诺尔厅

    清雍正十年(1732)析张家口厅北境置,属直隶省。治所在多伦诺尔(今内蒙古多伦县)。“多伦诺尔”意为七湖,因附近有七个小湖,汉名七星潭,故名。1913年改为多伦县。清初为察哈尔牧场,地名多伦诺尔,以多

  • 静边州都督府

    ①唐贞观中置,属灵川都督府。初在陇右,后侨治庆州境,在今甘肃庆阳县境。天宝后废。②唐置,为羁縻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7绥德州米脂县: 静边城 “在废银州西南。唐贞观以后,吐蕃浸盛

  • 武里山

    即今陕西洛南县南五十里中干山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武里水 “南出武里山”。即此。

  • 贺胜桥

    即今湖北咸宁市东北三十八里贺胜桥镇。1926年8月底,北伐军叶挺等部大破吴佩孚军于此,史称 “贺胜桥战役”。

  • 环潭镇

   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六十二里环潭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睢水

    ①汴水支流。战国鸿沟 (汉代称狼汤渠) 支流之一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浚仪县: “睢水首受狼汤渠,东至取虑入泗,过郡三,行千三百六十里。” 自今河南开封市东分古鸿沟东流,经今杞县、睢县、宁陵、商丘、夏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