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普同寺

普同寺

又作普彤寺。在今河北南宫市旧城。《清一统志·冀州》: 普同寺 “在南宫县旧城。汉明帝永平十年建。唐贞观中修。大耳禅师建塔,高十余丈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兴川

    一名广吴河。在今甘肃岷县、漳县、武山三县境。上游今名闾井河,中游名黑虎河,下游名榜沙河。源出岷县东界,东北流经武山县西,合漳水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“新兴川水出西南鸟鼠山,二源合舍,东北流与彰川合,

  • 昭明宫

    三国吴宫殿名。又称新宫。故址在建业城太初宫之西 (今江苏南京市鱼市街一带)。宝鼎二年 (267) 孙皓建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宝鼎二年 “夏六月,起显明宫 (即昭明宫),冬十二月,皓移居之”。

  • 可当县

    元置,为洮州治。治所在今甘肃临潭县东新城乡。后废。

  • 红门山

    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延庆州:红门山在“州东南二十里。山高三里,有大、小红门口,为戍守处”。

  • 神桥

   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8南安府: 神桥 “在上犹县治西南。宋咸淳间,邑人建木桥,跨三江上。每春涨多漂溺。后邑令赵明甫开新路避其险,造桥于此,成功之速若有神助,故名”。

  • 中右翼末次旗

    又称西路中右翼末次旗。清康熙四十八年(1709)设,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。

  • 毛目县

    1913年析高台县置,属甘肃安肃道。治所在毛目城(今甘肃金塔县东北鼎新镇)。1928年改名鼎新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高台县所属毛目分县析置,治今甘肃省金塔县东北鼎新。1928年更名鼎新县。

  • 汉阳堰

    唐建。在今四川双流县东南籍田镇东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籍县:“东五里有汉阳堰,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,后废。文明元年,令陈充复置,后又废。”在今四川省双流县籍田镇东。唐武德初引汉水溉田二百顷,后废。文

  • 下竿塘山

    一名北竿塘。即今福建连江县马祖列岛北北竿塘岛(长屿岛)。南宋中叶《淳熙三山志》列举闽江口外的岛屿, 已提到该岛。明洪武二年(1369)曾徙其民于内地。清代岛上设有烟墩,与南竿塘和迤南的白犬、东沙岛合置

  • 磁州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置,属山西潞安卫。治所在今河北磁县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