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晋安县

晋安县

①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为晋安县,属晋安郡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安市东丰州镇。南朝梁天监中为梁安郡治。陈天嘉五年 (564) 改为南安郡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为南安县。

②东晋安帝时置,属新巴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南一百十五里。北周属晋寿郡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 改为葭萌县。

③北周闵帝置,为金迁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升钟镇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入晋城县。

④唐武德四年 (621) 改晋城县置,属隆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升钟镇。先天二年 (713) 属阆州,天宝初属阆中郡,乾元初复属阆州。北宋熙宁三年 (1070) 废入西水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太康初改东安县置,治今福建省南安市东丰州镇。属晋安郡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为南安县。南朝梁天监元年(502年)至陈天嘉五年(564年)间分别为梁安郡、南安郡治。梁时为中国交通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的重要海港。(2)东晋安帝析晋寿县置,治今四川省广元市西南。属新巴郡。隋开皇十八年改葭萌县。(3)北周闵帝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。属金边郡。隋开皇三年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又改晋城县置晋安县,仍治南部县西北。属阆州。北宋熙宁三年(1070年)降为镇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武勒县

    即武勤县。治所即今广西扶绥县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作武勒县。

  • 百泉

    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四里百泉庄。因多泉而名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:百泉“平地涌出,不可胜数,大者有三:一曰原泉,清深澈底;一曰黄泉,流沙浑漫;一曰响泉,其声似闸。然广宽俱不过丈许”。②又名百门泉、

  • 庄浪卫

    明洪武十年(1377)改庄浪县置,治所即今甘肃永登县。十二年(1379)为陕西行都司治所。二十六年(1393)陕西行都司徙治甘州卫,庄浪卫仍属陕西行都司。三十一年(1398)降为庄浪千户所。永乐元年(

  • 扎拉卡伦

    清雍正十二年(1734)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扎拉山。见何秋涛《朔方备乘》卷10 《北徼喀伦考》。

  • 猪母营

   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琼州府乐会县: 猪母营 “在县西南。防守加略、中心等村生熟黎”。《清一统志·琼州府二》: 猪母营“乃纵横峒及定安思河光螺咽喉之所,明初置营防守”。

  • 静宁州

    元初改德顺州置,属巩昌路。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陕西卷下: 取 “边塞安静宁辑之义也”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县及庄浪县部分地、宁夏隆德县部分地。明属平凉府,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、庄浪

  • 玉璧山

    在今云南牟定县东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定远县:玉璧山“高千仞,旭日照之,如玉璧然”。

  • 复 (復) 宿山

    在今山西山阴县南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 应州金城县有 “复宿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山阴县: “复宿山在县南三十五里,亦名佛宿山,山下有何家泉。”

  • 夫于

    春秋时齐地。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夫村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年(前532), 陈桓子召子周“与之夫于”。杜注:“济南於陵县西北有于亭。”古邑名。春秋齐邑。在今山东省邹平县东南。《左传》昭公十年(前532年):“

  • 莲冢集

    即今河北清河县东北连庄镇。清于此设堡。《清一统志 · 广平府二》: 莲冢堡 “在 (清河) 县(治今清河县西城关乡) 东北二十五里。有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