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明月峡

明月峡

①一名扇子峡。即今湖北宜昌县西西陵峡东段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3峡州: 明月峡 “在夷陵县。高七百余仞,倚江于崖,面白如月。又如扇,亦曰扇子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夷陵州: 明月峡 “在州西二十里悬崖间,白石状如月”。

②南汉御苑建筑之一。大宝七年 (964) 建,在今广东广州城西。《南海百咏》 称: “于城西辟池百余步,列石甚富,为明月峡、玉液池,其南北曰含珠亭、紫云阁。每岁端午,令宫人竞渡于此。” 宋蒋之奇建为西园,有石屏台。

③即今四川重庆市东北长江明月沱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 巴志》: “ (巴) 郡东枳有明月峡。”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左径明月峡,东至黎乡。”《寰宇记》 卷136 巴县: “明月峡在县东北八十里。……李膺 《益州记》 云: 广阳州东七里,水南有遮要三槌石,东二里至明月峡,峡首南岸壁高四十丈。其壁有园孔,形若满月,因以为名。”

④亦名朝天峡。在今四川广元市北八十里朝天镇南,为嘉陵江所经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有明月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广元县: 嘉陵江 “今有明月峡,在县北八十里。一名朝天峡”。在此有古栈道遗迹。


(1)长江上游峡谷。在重庆市东,紧挨铜锣峡。峡首西岸壁高百余米,其壁有圆孔,形若满月,故名。(2)嘉陵江上游峡谷。在四川、陕西两省边境。长1.85千米。两岸峭壁陡立,风景秀丽。秦汉以后在峡两壁凿栈道,为古代四川、陕西两省间著名的蜀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峄山

    又名邹山、邹峄山或绎山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南二十里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峄阳孤桐。” 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 “保有凫、峄” 的峄,皆指此。《左传》: 哀公七年 (前488),鲁师入邾,“邾众保绎”。杜

  • 南京万户府

    元太宗七年 (1235) 改东夏国南京置,属开元路。治所在南京城 (今吉林延吉市东十五里城子山古城,一说在今朝鲜会宁西云头城)。辖境约当今吉林图门江流域一带。后废。蒙古太宗七年(1235年)置,治今吉

  • 三都市

    即今江西修水县东北四十里太阳升乡(三都镇)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:义宁州东北“山家店又五里至三都”。同治《义宁州志》卷2:三都铺在“州西一百四十里”。

  • 尹夫人台

    即刘林台。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五里金羊乡宋家园村。东晋元熙二年(420)北凉灭西凉,西凉国主李歆的尹夫人被俘到北凉都城姑臧(今武威),囚禁于此,故名。

  • 南洋水

    即洋水。今四川武隆县东南、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之芙蓉江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76黔州:南洋水 “在彭水县”。

  • 慈谿县

    明永乐十六年 (1418) 改慈溪县为慈谿县,属宁波府。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。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复改谿为溪。

  • 梅菉

    即今广东吴川县。《清一统志·广东统郡》:高州镇千总 一员驻梅菉汛。(1)古地名。即今广东省吴川市。清设千总驻防。(2)区片名。在广东省吴川市东南部、鉴江下游东岸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21.3万。梅、陆

  • 比思县

    亦作北思县。唐贞观七年(633)置,后属羁縻笮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红原、马尔康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白鹅墟

    即今江西会昌县西北九十里白鹅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9:会昌县西北有白鹅墟。

  • 思旺镇

    即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四十里思旺镇。明置秦川巡司于此。清咸丰初,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西北部、浔江支流思旺江中游东岸。面积153平方千米。人口8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思旺圩,人口358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