旅大半岛
在今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、大连市金州区以南地区,伸入渤海、黄海间。因有旅顺、大连二港而得名。与山东半岛隔渤海海峡对峙。
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大连市金州区以南地区。以有旅顺、大连两港得名。突出于黄海、渤海间,同山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,为渤海屏障。
在今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、大连市金州区以南地区,伸入渤海、黄海间。因有旅顺、大连二港而得名。与山东半岛隔渤海海峡对峙。
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大连市金州区以南地区。以有旅顺、大连两港得名。突出于黄海、渤海间,同山东半岛隔渤海海峡相对,为渤海屏障。
一名仙居镇。即今湖北荆门市西北仙居乡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荆门州“沙阳镇”条下:“仙居镇, 以近仙居山而名。峰岩险峻,为往来要道。”古镇名。在今湖北省荆门市西北仙居乡。清初设巡检司于此,后
又名公道桥。即今江苏邗江县西北公道镇。清嘉庆 《扬州府志》 卷16 《都里》 引万历 《江都县志》 有僧道桥镇。
清科布多参赞大臣管部之一。本准噶尔守边鄂托克,乾隆十九年(1754),其宰桑玛木特被清军所俘而归降,遂安置其众于特斯鄂依浑,即以玛木特为总管。后移牧于拜达里克,设立一旗,仍置总管,不设札萨克。乾隆四十
1939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绥德、清涧、吴堡三县黄河地区析置,治界首村 (今陕西绥德县东南界首)。1940年撤销。旧县名。陕甘宁边区设。1938年初由陕西省吴堡县南部和绥德、清涧两县各一部析置。治今绥德
在今福建宁德市南飞鸾岭下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6宁德县:飞鸾溪“源出罗源县境,流入县界,经三屿东,与油溪同入于海”。
在今河南温县东。《隋书·卢贲传》: 开皇中迁怀州刺史,“决沁水东注,名曰利民渠,又派入温县,名曰温润渠,以溉舄卤,民赖其利”。在今河南省温县东。隋开皇中怀州刺史卢贲决沁水东注,名曰利民渠(亦作利人渠)
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,“任约进寇西阳、武昌。……邵陵王纶引齐兵未至,移营马栅,距西阳八十里”。
即今山东长岛县北渤海湾中庙岛群岛之砣矶岛、大钦岛。历来是山东至辽东的海上重要通道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“登州东北海行,过大谢岛(今长岛)、龟歆岛、末岛、乌湖岛(今隍城岛)三百里。”即今山东省长岛县北渤
即今浙江德清县北七里三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武康县:三桥埠“在县(治今武康镇)北七里, 自城北至此,历三桥而至水埠, 因名”。
南朝梁置,治所在淮川郡(今河南正阳县东南)。北齐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