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文安县

文安县

①西汉置,属勃海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文安县东北二十五里大柳河镇。东汉属河间国。三国魏属河间郡。晋属章武国。北魏属章武郡。隋属河间郡。唐贞观二年(628)迁治今文安县,后属莫州。五代周属霸州。清属顺天府。民国初属直隶津海道。1928年直属河北省。

②北魏置,为文安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延川县西南文安驿。隋改为延川县。

③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昆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柳江县东白沙。寻改为乐沙县。

④即文定县。治所在今辽宁建平县西北红帽子村附近。金废为文安镇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魏析安民县置,治今陕西省延川县西南文安驿。“以稽胡未淳,取文德以来之义”(《太平寰宇记》)。为文安郡治。隋开皇初移治今延川县,改名延川县。(2)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南。同年改名乐沙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河北省中部,东邻天津市。属廊坊市。面积 1028 平方千米。人口45.4万。辖12镇。县人民政府驻文安镇。春秋战国属燕国。秦为广阳、巨鹿两郡交界地。西汉置文安县,治今县东北大柳河镇,属幽州勃海郡。取“崇尚文礼,治国安邦”之意得名;一说以潭名,《日下旧闻考》:“文安,潭名。潭在县北一十五里。”隋大业七年(611年)于今治置丰利县,属河间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丰利县省入文安县,徙今治。先属瀛州,后属莫州。北宋属大都路霸州。明属顺天府霸州。清属顺天府。1928年直隶河北省。1937年属晋察冀边区。1949年属河北省天津专区。1958年文安县并入任丘县,1961年复置,仍属天津专区。1973年改属廊坊地区。1988年撤销廊坊地区,划归廊坊市。地处海河平原,地势低洼。有文安洼、百草洼、溢流洼、东淀及大清河、赵王河、赵王新渠等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棉花、豆类。石油、天然气资源丰富。有化工、建材、食品、纺织等工业。京九铁路及106国道、廊大等公路经此。为明代农民起义领袖刘六、刘七故里。古迹有唐王墓、古城遗址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曲逆水

    又名濡水。即今河北顺平县南曲逆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曲逆县注引张晏曰:“濡水于城北曲而西流,古曰曲逆。”《水经·滱水注》:濡水“出蒲阴县西昌安郭南,其水自源东径其县故城南,枉渚回湍,率多曲复,亦谓之曲

  • 南襄州

    北魏孝昌中置,治所在襄城郡 (今河南唐河县南湖阳镇)。西魏治西淮安郡。废帝三年 (554)改为湖州。北魏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置,治湖阳县(今河南唐河县西南湖阳镇)。辖境不详。后改为南平州。

  • 越王井

    又作越台井、九眼井。在今广东广州市越秀山西北越井冈上。相传系南越王尉佗所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89广州: 越王井 “在番禺越冈半,曰赵佗井,刘汉呼为玉龙泉”。(1)又称越井。在广东省广州市应元路省科学馆

  • 平洲河

    在今贵州平塘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都匀卫:平洲河“在平洲六洞长官司南。水中有洲,土人开肆贸易其上”。

  • 东河阳郡

    南朝宋改河阳郡置,属宁州。治所在东河阳县(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,洱海东岸大成村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海东南岸一带。南朝梁末废。东晋成帝析河阳郡西部置西河阳郡,遂改河阳郡为东河阳郡,治东河阳县(今大理市

  • 石牛

    在今广东云浮市西高村东北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中,副总兵陈璘“会他将朱文达攻破石牛、青水诸巢”,即此。在今广东省云浮市西高村东北。明万历中,官军攻破石牛、青水诸穴,即此。

  • 官浔镇

    即今福建漳浦县东北五十四里官浔镇。清光绪 《漳浦县志》 图: 县东北有官浔。在福建省漳浦县北部、大南溪西岸。面积82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官浔,人口 7890。昔为平和、龙海、漳浦三县水

  • 明港驿

    即今河南信阳县北七十八里明港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确山县 “竹沟镇关” 条下: “县南九十里有明港镇关。明港河之水,自信阳州流经此入淮也。” 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太公路

    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太公城(今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东岸达冈)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府。后废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于太公城置,治今缅甸伊洛瓦底江东岸拉因公县。属

  • 车轮山

    ①亦作车崘山。当在今内蒙古阴山北。《魏书·高宗纪》:太安四年(458)十月,拓拔濬“北巡至阴山……辛卯,车驾次于车轮山,累石纪行”。②在今陕西柞水县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镇安县:车轮山“其水流为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