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拒城河镇

拒城河镇

民国置,即今山东高密市西南拒城河镇。清光绪《高密县志》卷1:务本乡所领社中,县南“三十五里曰拒城河”。


在山东省高密市中南部。面积99.3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拒城河,人口 7000。宋立村,以河为名。1949年为周阳区,1951年改为第十七区,后复称周阳区。1958年建周阳乡、拒城河乡,同年成立东方红公社。1959年改称拒城河公社。1984年析出周阳乡,建拒城河乡。1994年撤乡设镇。2001年周阳乡并入。拒城河、朱公河流经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花生、棉花、大豆等。有造纸、砖瓦、服装、食品、农机修配、工艺品、化工等厂。胶王、平日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屯

    ①即今辽宁朝阳县东南东大屯乡。民国《朝阳县志》卷4:“城东南大屯距县九十里。”②即今吉林长春市西南大屯镇。旧南满铁路经此。民国《东北年鑑》:南满铁路有大屯站。③即今云南个旧市东北二十八里大屯镇。清设大

  • 格尔吉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杂多县扎曲流域。乾隆 《西宁府新志》 卷19塞外贡马番族: “住牧登破地方格尔吉三族 (分格尔吉、下格尔吉、登坡格尔吉三司),距白利族四百余

  • 桂丫山镇

    亦名桂山镇。即今广东翁源县东北南浦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翁源县: “东有桂丫山巡检司,初治茶园铺,后迁南浦。”

  • 大井墟

    即今广东高州市北大井镇。清光绪《茂名县志》卷2:县治“五十里大井墟”。

  • 交城山

    在今山西古交市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周显德三年(956),“北汉葬神武帝于交城北山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交城县:交城山“《志》云,古交城治此”。

  • 洭州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西衡州置,治所在今含洭县 (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英德市西北部地。开皇二十年 (600) 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治所在浛洭县 (今英德市西北浛洸

  • 牵牛岛

    亦作车牛岛。即今山东长岛县东北车由岛。元于钦 《齐乘》 卷1: 沙门岛,“其相联属则有鼍矶岛、牵牛岛、大竹岛、小竹岛,历历海中,苍秀如画”。

  • 月牙泉

    在今甘肃敦煌市南十里鸣沙山麓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:月牙泉“南邻党河,渊渟澄澈,映月无尘,环以流沙, 虽遇烈风,而泉不为沙掩盖”。古称沙井,俗名药泉。在甘肃省敦煌市区南7千米鸣沙山北麓。泉呈月牙形,涟

  • 龙首渠

    ①我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井渠。西汉武帝时开凿。自今陕西澄城县西南引洛水东南流,至今大荔县西仍入洛水。渠经商颜山(今名铁镰山)下,土松渠岸易崩,乃凿井在井下开渠通水,长十余里。历十余年始通。《史记·河渠书

  • 西荆埠

    即今山东平邑县东南西荆埠。1946—1952年置蒙山县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