拉耳塘宗
又作拉耳塘、拿塘、拉当。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那当。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扎什伦布转西至拉尔塘。”
又作拉耳塘、拿塘、拉当。治所即今西藏日喀则市西南那当。乾隆 《卫藏通志》 卷4: “扎什伦布转西至拉尔塘。”
一作迴龙桥市。即今湖南宁乡县西南回龙铺乡。清嘉庆《宁乡县志》卷3:迴龙桥市“在县西三十里”。
①唐永徽二年 (651) 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②即浪川州。唐置,属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金阳县西南。后废。
在今江苏兴化市南三十里老阁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大顺元年 (890),朱全忠将庞师古略淮南,“与孙儒战于凌亭,师古兵败而还”。即此。
等处长官司 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从江县东南西山镇。后废。
即今江西永修县治 (涂家埠镇)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4: 建昌县东南有涂家埠。1948年永修县自艾城迁驻于此。
即今江西九江县西北城子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: 城子镇 “在府西四十里大江北。有巡司,亦洪武初置”。清亦置巡司于此。(1)在江西省九江县西北角、长江南岸,南临赤湖。面积29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
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。为唐代漕运中转站。《元和志》 卷5河阴县: 唐开元二十二年 (734)裴耀卿为相,“兼转运都使,于是遂分置河阴县及河阴仓。……自江、淮来者悉纳河阴仓,自河阴候水调浮漕送含嘉仓,又取
唐武德七年(624)置,属西豫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元谋县北龙街附近。贞观三年(629)属靡州。天宝后废。
①隋仁寿三年(603)改废温江县置,属益州。治所即今四川温江县。大业二年(606)废入郫县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贞观元年(627)改为温江县。②唐武德三年(620)析江津县置,属渝州。治所即今四
北宋置,属新都县。在今四川新都县北二十里军屯乡。(1)在河北省故城县西南部。面积31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军屯,人口 1720。据载,明永乐年间官府派十二军户在此定居,故名。195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