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扶风县

扶风县

唐贞观八年(634)改湋川县置,属岐州。治所即今陕西扶风县。至德中属凤翔府。金初改名扶兴县,寻复故。元、明、清皆属凤翔府。民国初属陕西关中道。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


在陕西省西部。属宝鸡市。面积751平方千米。人口45.5万。辖9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县沿郡名,郡以官名,意即“扶助京师,以行风化”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分岐山县地于今县址设��(围)川县,因��水得名。贞观八年(634年)改称扶风县,属凤翔府。以汉右扶风为名。金初扶风县改称扶兴县,不久复名扶风。此后,历元、明、清未改。1914年属关中道,1928年直属陕西省。1949年属宝鸡分区,1950年属宝鸡专区,1956年直属省。1958年撤销县制并入兴平县。1961年以原区域复设扶风县,属宝鸡专区。1969年属宝鸡地区,1971年属宝鸡市。地处关中盆地。渭河、��河自南、中部东流,美阳河、七星河自北汇入��河。宝鸡峡总干渠、渭高干渠经此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油菜为主,盛产辣椒。为省粮油生产基地之一。为“秦川牛”、“关中驴”主产地之一。工业有机械、纺织、轻工、建材、化工、电力、建筑等。所产孔雀蓝琉璃瓦、“西安千椒”闻名。陇海铁路、西宝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周原遗址、汉马援墓、班固墓、唐法门寺、明城隍庙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朱提郡

    南齐置,治所在今贵州水城县境。后废。南朝齐置,治今贵州省水城县境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六盘水、水城等市县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兰屿

    在今台湾省台东县东南海上。原名红头屿,1947年改称兰屿。因产蝴蝶兰,故名。连横《雅言》:“蝴蝶兰,为台湾珍卉。产恒春山中,寄生古木,不染微尘。叶长而厚,花纯白若蝴蝶,一茎十数蕊。临风摇曳,姿态嫣然,

  • 呼鲁斯台

    在今新疆伊宁县东南。清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2宁远县: 呼鲁斯台在 “城东八十里”。

  • 三江峒

    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南小三江镇。清置汛,有把总驻防。

  • 桐柏观

    在今浙江天台县西北桐柏山上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元年 (860) 春正月,“浙东军与裘甫战于桐柏观前”,即此。唐景云二年(711年)建,在今浙江省天台县西北桐柏山上。咸通元年(860年),裘甫起义军

  • 梦江水

    亦作梦港水、梦水。在今江西临川市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 临川郡临川县有梦水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4抚州府: 梦江水 “在府南三十里,源出佛客山,下注汝水”。

  • 溴水

    即湨水。今黄河支流漭河。在今河南济源市及孟县境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怀庆府济源县: “西北有琮山,溴水出焉。”古水名。即今河南省济源、孟州二市境黄河支流漭河。西晋永宁元年(301年)司马颖于此败孙会等军

  • 上兴埠

    即今江苏溧阳市西北上兴镇。《清一统志·镇江府二》:上兴埠镇“在溧阳县西北六十里。赴江宁者路必由此。明洪武初置巡司,嘉靖间废”。

  • 大荆镇

    清置,属湘阴县。即今湖南汨罗市东北四十八里大荆街。有巡司驻此。(1)在浙江省乐清市北部、雁荡山东麓,东南濒乐清湾。面积57.8平方千米。人口6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大荆,人口1.3万。以境内大荆山得名。

  • 伏虞县

    隋开皇十八(598)改宣汉县置,属蓬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仪陇县东。《寰宇记》卷139伏虞县:“以界内伏虞山为名。”大业初属清化郡。唐武德初属蓬州。开元末向西南移至消水河侧(在今仪陇县东八十里)。天宝初属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