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荒镇
北魏六镇之一。即今河北张北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四年(北魏正光四年,523),“魏元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环于柔玄、怀荒二镇之间”。“及柔然入寇,镇民请粮,(武卫将军于)景不肯给,镇民不胜忿,遂反,执景,杀之。未几,沃野镇民……杀镇将”,开启六镇起义之先。孝昌四年(528)改镇为州。
北魏六镇之一。即今河北省张北县。地处蒙古高原东部入塞要冲。正光四年(523年)镇民忿杀镇将,开六镇起义的先声。孝昌四年(528年)改镇为州。
北魏六镇之一。即今河北张北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普通四年(北魏正光四年,523),“魏元孚持白虎幡劳阿那环于柔玄、怀荒二镇之间”。“及柔然入寇,镇民请粮,(武卫将军于)景不肯给,镇民不胜忿,遂反,执景,杀之。未几,沃野镇民……杀镇将”,开启六镇起义之先。孝昌四年(528)改镇为州。
北魏六镇之一。即今河北省张北县。地处蒙古高原东部入塞要冲。正光四年(523年)镇民忿杀镇将,开六镇起义的先声。孝昌四年(528年)改镇为州。
在今安徽休宁县东南五十余里白际岭。明置巡司于此。嘉靖中移驻屯溪。
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三十里。明、清时左能寨长官司治此。哈尼语 “嘎” 为路,“他” 为上面,意即路上边的村寨。
在今福建南平市东,建溪、西溪相会入闽江处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3南剑州 《景物上》: 剑津 “在剑浦县建州、邵武二水合流之处也”。《晋书·张华传》: “华闻豫章人雷焕妙达纬象,因与讨论,焕曰:斗牛之间
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新城子乡曹家路。《清一统志 ·顺天府四》: 曹家寨关“西去潮河川营六十里,有城,周六里有奇。为古北口东第十三关口,明设参将。本朝改设都司。《县志》,曹家寨关,东自小台儿
唐置,在今陕西商州市北五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商州:安山驿“其地有安山,山下有紫榆涧,清池水经焉”。
在今甘肃兰州市东黄河南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0兰州:马兰滩“明初扩廓围兰州。别将于光自巩昌驰救, 至马兰滩, 为扩廓所袭, 兵败被执处也”。
又名相国寺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内。北齐天保六年(555)创修建国寺。后废为宅园。唐神龙初僧惠云重建。延和初,睿宗以旧封相王,改为相国寺。北宋至道中,太宗御题额改为大相国寺。南宋孟元老《东京梦华录》卷3:“
在今广西扶绥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0永康州: 绿瓮江 “在州 (治今中东镇) 西南。源出州北绿空山,西南流,合思同、罗阳诸水,入于丽江”。
在今陕西蒲城县南二十里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宣帝少时,“常困于莲勺卤中”。注:如淳曰:“莲勺县有盐池,纵广十余里,其乡人名为卤中。”又称东卤池。在今陕西省蒲城县南。汉代纵广十余里,属莲勺县。宣帝曾被困于
窑址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四十四里。为宋代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