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徂徕山

徂徕山

一称尤徕山,又作尤来山、尤崃山。在今山东泰安市东南四十里。大汶河、小汶河之分水岭。《诗经·鲁颂·閟宫》: “徂来之松。” 即此。《水经·汶水注》: 汶水 “又西南流径徂徕山西,山多松柏”。宋石介筑室其下,号徂徕先生。


又称尤来山、尤崃山、龙崃山。在山东省中部泰安市区东南。东部伸入新泰市境。东西走向。断块山。由古老变质岩构成。主峰太平顶,海拔 1027 米。为大汶河南、北两源分水岭。《水经注·汶水》:汶水“又西南流径徂徕山西。”林木茂盛,为省内著名林场。西汉末赤眉军曾驻此山。西麓大寺为抗日战争中徂徕山起义旧址。东段南麓映佛山顶和光华寺东侧有北齐石刻。宋文学家石介初居山下,人称徂徕先生,其后文集亦称《徂徕集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郦县

    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。东汉徙治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。北魏改置南郦县。北周仍名郦县,属武关郡。隋开皇初改为菊潭县。(郦zhí) 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。属南阳郡。东汉移治

  • 黄芦岭关

    在今山西汾阳县西北六十里。置关岭上,凭高为险。明宣德中置巡司于此。清乾隆二十一年 (1756) 裁。

  • 蒲特山

    亦作勃特山、拔特山。即今阿富汗东北之巴达克山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苑汤州,以拔特山城置。” 慧超 《往五天竺国传》 作蒲特山、蒱特山。

  • 湑水

    即壻水。又名听水、左谷水。即今陕西城固县西北湑水。源出听山,东流径城固县北,入汉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左谷水出汉北,即壻水也……川有唐公祠。唐君字公房,成固人也,学道得仙……公房升仙之日,壻行未还

  • 杨坊寨

    南宋绍兴二年(1132)置,属邵武县。在今福建邵武市东北。元有巡司驻此。明洪武十一年(1378)废。

  • 青海王旗

    和硕特西前旗的俗称。在今青海乌兰县东。后迁德令哈市东。

  • 相国寺

    一名大相国寺。在今河南开封市内。在河南省开封市内。著名的佛教寺院之一。战国时为魏公子信陵君故宅。北齐天保六年(555年)在此始修建国寺。唐延和元年(712年)睿宗为纪念他以相王即位,乃赐名大相国寺,并

  • 城步砦

    北宋熙宁六年 (1073) 置,属武冈县。即今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。明于此置巡司。弘治十七年(1504) 改置城步县。

  • 纳冲河

    在今云南镇雄县东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芒部军民府:纳冲河“在府东一十里,源出乌通山麓,过府治东南,流入苴斗河”。

  • 朅师国

    亦作羯师国。在今巴基斯坦北部之奇特拉尔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天宝八年 (749),“吐火罗叶护失里怛伽罗遣使表称: 朅师王亲附吐蕃,因苦小勃律镇军,阻其粮道。臣思破凶徒,望发安西兵,以来岁正月至小勃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