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彰武县

彰武县

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以养息牧场垦地置,属新民府。治所在横道子 (今辽宁彰武县)。民国 《彰武县志》 卷1: “以地在彰武台门外,故取名彰武县。” 民国初属奉天辽沈道,后改属洮昌道。1929年直属辽宁省。


在辽宁省北部,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阜新市。面积3635平方千米。人口41.7万。辖8镇、16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彰武镇。清顺治四年(1647年)蒙古宾图郡王和吐默特达尔罕王将县境土地献朝廷,做三陵牧养地。康熙三十一年(1692年)设养息牧场。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设县治,以地处彰武台门外名彰武县,属新民府。民国《彰武县志》:“以地在彰武台门外,故取名彰武县。”光绪三十三年属奉天省。民国初属奉天省辽沈道,后属奉天省洮昌道。1929年属辽宁省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属辽西行政公署。1946年4月属辽北省五专区,同年6月属辽吉区行政公署一专区。1947年属辽北省五专区,1949年属辽西省,1954年属辽宁省。1955年属锦州专区,1959年属阜新市。地势北高南低,东、西部为丘陵,北部为沙荒,中、南部为平原。河流有柳河、绕阳河、养息牧河、秀水河等。属中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玉米、高粱、大豆、稻、小麦等。矿产有硅砂、珍珠石、萤石等。有机械、建材、纺织、化工、电力、食品、造纸等。有大郑铁路和101、304国道、开彰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千佛山、大清沟、那木斯莱湖、巨龙湖、高山台、圣经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丁溪

    即今福建德化县南汀溪。源出县西南芹山,东北流,在县南汇入浐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德化县:丁溪“在县南。……相传溪本南流,不与浐会。宋元符中,大雷雨,水流回转,纵横若丁字,因名”。

  • 墟沟镇

    即虚沟城。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墟沟镇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 “东海营” 条下: “ 《通志》: 云台山,即古东海县。其北有墟沟营。”

  • 泗水亭

    秦置,属沛县。在今江苏沛县东。汉高祖刘邦曾为泗水亭长。《史记· 高祖本纪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 “泗水亭在徐州沛县东一百步,有高祖庙也。”在今江苏省沛县东。汉高祖刘邦曾为泗水亭长。

  • 牙鲁卫

    明永乐六年(1408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塔乌河流域。后废。又作雅鲁卫、也鲁卫。明永乐六年(1408年)置,治所不详。属奴儿干都司。辖区约今俄罗斯滨海边区塔乌河流域。后废。

  • 铁城千户所

    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属河州卫。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。《明史·李文忠传》: 洪武十二年 (1379),明太祖命 “李文忠讨西蕃,从姚州铁城取道南出”。即此。后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改铁州

  • 红崖寨

    ①在今湖北松滋县南。明置红崖子巡司。②在今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长阳县:红崖寨“在捍关南七里”。

  • 小姑山

    即小孤山。在今安徽宿松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长江边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宿松县:“又小姑山在县南大江中,与江西彭泽县界,有小姑山巡检司。”即“小孤山”。

  • 北连州

    唐武德二年(619)置,治所在延安县(今陕西延长县东北谭石塬,后移治今延长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长县地。贞观二年(628)废。

  • 高坡营

    在今广东英德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韶州府》 “高桥营”条: 高坡营 “在县北江东岸……均防江要地”。

  • 江南东路

    北宋天禧二年(1018)分江南路东部置,治所在江宁府(今江苏南京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市、大茅山、长荡湖一线以西,长江以南,安徽江南部分,江西信江流域以北和九江市、瑞昌、德安等县一带。元废。北宋天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