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归德县

归德县

①西汉置,属北地郡。治所即今甘肃环县北一百里归德堡(一说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)。东汉废。西魏大统元年(535)复置,为恒州治。隋大业元年(605)改名洛源县。

②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属羁縻诺州。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北。后废。

③唐贞观七年(633)置,属南州。治所在今四川綦江县南。次年废入三溪县。

④唐永泰二年(766)析歙县八乡置,属歙州。治所在今安徽歙县西南五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休宁县:“永泰元年,盗方清陷州,州民拒贼,保于山险。二年, 贼平, 因析置归德县。”大历四年(769)省。

⑤即阳德县。治所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古郎山下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作归德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陕西省吴旗县西北。属北地郡。东汉废。西魏大统元年(535年)复置,隋大业元年(605年)改名洛源县。(2)唐永泰二年(766年)析休宁县置,治今安徽省休宁县东南。属歙州。大历四年(769年)并入休宁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保子砦

    明置,属纳溪县。在今四川纳溪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2纳溪县: 保子砦,“ 《志》 云:在县西十里。相传武侯南征,尝驻兵于此”。

  • 河北山

    今内蒙古狼山与阴山之合称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太建十四年 (隋开皇二年,582),“隋大将军韩僧寿破突厥于鸡头山,上柱国李充破突厥于河北山”。古山名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狼山和阴山的合称。东西走向。

  • 东陈县

    南齐建元二年(480)置,属龙安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。陈太建五年(573)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建元二年(480年)置,治今安徽省太湖县东。陈太建五年(573年)废。

  • 化德县

    1949年改新明县置,属察哈尔省。治所在嘉卜寺(今内蒙古化德县)。1950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9年属锡林郭勒盟。1969年划归乌兰察布盟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,邻接河北省。属乌兰察布市。面积 25

  • 乌刺国

    唐西域国名。在今伊拉克幼发拉底河口巴士拉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广州东南海行,至提罗卢和国,“又西一日行,至乌剌国,乃大食国之弗利剌河,南入于海。小舟溯流,二日至末罗国,大食重镇也。又西北陆行千里,至茂

  • 石村汛

    在今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统部》 义宁协副将:有石村汛,把总驻防。

  • 庆山

    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三十五里。《新唐书·五行志》:“垂拱二年九月己巳,新丰露台乡有山涌出,高二十丈,有池周三百亩,池中有龙凤之形、米麦之异。武后以为休应,名曰庆山。”

  • 不夜

    ①春秋时莱国筑,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东海郡不夜县,颜师古注引《齐地记》曰:“古有日夜出,见于东莱,故莱子立此城,以不夜为名。”西汉置不夜县。②即悉补野的异译。西藏吐蕃王

  • 义州卫

    明洪二十年(1387)置,属辽东都司。治所在十三山驿(今辽宁锦县东北石山镇),寻移义州城(即今义县)。清初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辽宁省义县。属辽东都司。清初废。

  • 鸿门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上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。东汉废。②唐天授二年 (691) 析庆山、渭南二县置,为鸿州治。治所即今陕西临潼县东三十六里零口镇。大足元年 (701) 省入渭南县。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