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归化州

归化州

①唐永徽二年(651)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后废。

②唐开元前置羁縻州,属嶲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石棉县境。后属黎州都督府。北宋以后废。

③唐置羁縻州,属安南都督府。治所在归朝县(今广西柳江县西北洛满乡古州村)。北宋庆历四年(1044)废。

④北宋熙宁六年(1073)置羁縻州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靖西县南十里旧州村。元初改为归顺州。

⑤辽改武州置,属奉圣州。治所在文德县(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宣化区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及宣化县地。金大定七年(1167)改为宣化州。

⑥明永乐五年(1407)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安立县(今越南西北部黄连山省红河西岸安立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黄连山省地。宣德二年(1427),地入安南。


(1)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为柳州所领羁縻州。治归朝县(今广西柳江县西北古州)。辖境即今柳江县西北一带。北宋仍为羁縻州。一作宜州所领,庆历四年(1044年)废。(2)即古勿峒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靖西县南旧州。辖境即今靖西县南部一带。元作归顺州。(3)契丹改武州置,治文德县(今河北宣化县)。属奉圣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宣化、张家口、万全等县市地。金大定七年(1167年)改为宣化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油溪

    ①在今湖南新化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一》: 油溪 “在新化县北三十里。源出维山,西流入资”。②在今四川璧山县南、江津市西,为长江支流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8: 璧山县有 “油溪”。《清一统志 ·重庆府

  • 竹竿铺

    即今河南罗山县东南二十四里竹竿镇。清乾隆《罗山县志》卷1《镇店》:“竹竿铺,东三十里。”

  • 大莆林

    即今台湾省嘉义县北大林镇。清于此设大莆林汛。日本占领期间改设大林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大林镇。

  • 通城县

    北宋熙宁五年 (1072) 升通城镇置,属鄂州。治所即今湖北通城县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) 废。十七年 (1147) 复置。元属武昌路。明属武昌府。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在湖北省

  • 章怀太子墓

    在今陕西乾县北六里、乾陵东南。是唐高宗六子李贤之墓。先后被封为潞王、雍王。上元二年 (675) 立为太子。调露二年 (680) 废为庶人。后迁于巴州 (今四川巴中市),被迫自杀。时年32岁。神龙二年

  • 介湖

    在今四川长宁县南七十里双河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6长宁军:介湖“在郡治西城下。植荷其中。建楼临湖曰郁蓝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长宁县:介湖“在县西城下。今废为田”。

  • 加迭喀桑

    玉树土司之蒙古尔津、永夏、竹节三族的合称。同牧于青海称多县鸦砻江上游咱曲流域。民国周希武《玉树调查记》卷上:“蒙古尔津族、永夏族、竹节族,同牧咱(扎)曲河流域,统称加迭喀桑(译言三族人民合驻之意)。又

  • 楚木尔的城

    一作楚玛尔德宗。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北二百七十里曲木底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阿里诸城: “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,在喇萨西南二千四百九十余里。其所属有冲龙、则布龙、楚木尔的三城。”

  • 阜阳县

    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置,为颍州府治。以东汉阜阳侯国故城在县境为名。治所即今安徽阜阳市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古旧县名。清雍正十三年(1735年)置。治今安徽省阜阳市区。属颍

  • 板桥埠

   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板桥镇。清光绪 《高州府志》 卷10: 板埠在 “县西北四十里。又名板桥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