弋山
即弋阳山。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弋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弋山在西北。”
即弋阳山。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弋阳县注引应劭曰:“弋山在西北。”
①即今河北故城县东北三十四里西辛庄乡。清光绪《故城县志》卷4:新北下乡东辛庄、西辛庄“距城十五里”。②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。1944—1950年先后为双山、麓水县治。
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八十里。古称方山,北齐时在山上建天龙寺,因称天龙山。山东、西两峰有从北齐至隋、唐的石窟造像二十余窟,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,称为天龙山石窟。
①在今云南大理市北,大理古城西。《清一统志·大理府》: 画卦台 “在太和县 (今大理古城) 西龙泉峰下。《旧志》,诸葛亮屯军之地,世传亮于草莱中,得石刻伏羲象,因画八卦作台祀之。今俗名祭天台”。②在今
在今广东珠海市西南三灶岛之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香山县 “井澳” 条内: “ 《志》 云,县有浪白澳,为海道戍守处。”
即乔墅镇。在今江苏江都市北乔墅镇村。
①在今四川茂县东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49茂州: 相公岭 “州之主山,自镇羌砦来方稍平夷,至相公岭愈更开展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茂州》: 相公岭,“ 《旧志》: 宋王中立驻师于此,因名”。②即今四
元、明称今四川兴文县境之苗族为都掌,亦称大坝都掌。所居地区为都掌地。元置戎州,明降为县,后改为兴文县。
又名康奥依。在今新疆喀什市东北六十里、疏附县伯什克然木乡罕诺依村附近。英人斯坦因和我国黄文弼均曾到此考察。黄氏曾在城内采集到喀拉汗王朝钱币。二人均认为此城当系喀拉汗王朝都城。但也有人认为此城当早于喀拉
①西晋改绵虒道置,为汶山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北。东晋后废。②北周天和三年(568)置,属蜀郡。治所在灌口镇(今四川都江堰市)。隋仁寿初废。③隋仁寿元年(601)改广阳县置,为会州治。治所即今四川茂县
战国时韩邑。在今河北涉县西北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一》: “韩欲有宜阳,必以路、涉、端氏赂赵。”西汉置涉县。古邑名。战国韩邑。在今河北省涉县西、清漳河东岸。《战国策·赵策》:冷向谓强国曰:“韩欲有宜阳,必以